荣婚(重生) 第46节(3 / 4)
素来和软的三夫人顿时不干了,气道,
“过去安安在时,所得好处可没便宜我们,我们三房该给多少还是多少,怎么如今补却要从我们口袋里抠,不成,我不答应。”
大夫人不干,三夫人也不干,两厢吵起来。
老太太的目光就在这片吵闹中与程亦安相接。
“安安拿着这些银子打算做什么?”
“替我娘做善事,帮着她积德,盼着她来世做个男人...若不能做男人,至少投个好人家,嫁个寻常的丈夫,疼她,爱她,敬她...”程亦安说。
老太太听到这里也悲从中来,最终决定,给大老爷两千两,三老爷两千两,自个儿留一千,余下三千两全部给了程亦安。
“我后悔没能照顾好你娘,但我从不后悔做这件事,不然,就没有你。”老人家扶着门槛送她,不舍道,
“安安,常回家看看。”
程亦安身子狠狠一震,终是泪如雨下离开。
拿着三千两银票回到长房,想着已经住了好几日,便打算收拾衣裳离开,不料老太君屋里的老嬷嬷来了,将她请去上房。
“你走什么?”老太君很不高兴,“外头分完了,轮到咱们自个儿了,节骨眼上,你却要溜?”
程亦安很不好意思,“我已经连吃带喝的,难不成还得连吃带拿?”
老太君笑,将她拉入怀里,
“傻孩子,你不上这拿你上哪儿拿去?什么叫娘家?这就是娘家呀。不然为什么坊间传言,生女当为程氏女呢,这是我们程家给女儿的底气!”
第26章 这就么水灵灵地富了?……
程亦安从四房回来还不到午时, 不到用膳的时候,这一会儿外头还在分红,后宅里聚了不少女眷, 有的在花厅坐着, 有的在老祖宗的宁锦堂凑趣儿。
程亦安被老祖宗拉下来坐了不到半刻, 便见一嬷嬷匆匆进来说, “老祖宗,二房老太爷和老太太吵起来了, 一道往这边来了。”
二房的人平日住在弘农,这会儿是因着亚岁宴方进京, 拿了分红在京城再置办些年货, 便可欢欢喜喜回家过年, 住在弘农老宅的族人素来如此。
二房老太爷和老太太吵架乃是常事,听闻二人当初婚事定得匆忙,彼此看彼此十分不顺眼, 原以为恁着脸过了几年孩子都有了也该和气了,不成想这两位从十七八岁成婚吵到如今六十出头, 这份毅力, 令人佩服。
老祖宗一听, 却大感头疼。
程家哪房吵架她老人家都劝的,无人敢驳她的面子,唯独二房不成, 数十年前,周家在清州是当地大族,及笄后父亲为她择婚,程家大郎和二郎都来了,二郎一眼相中了她, 而她爹呢,却相中了大郎,也就是程明昱的父亲,程家对她很满意,最后聘为宗妇,后来二郎也就是如今的二老太爷也匆匆定了一门婚事,可这桩事终究被二老太太晓得了,隔三岔五因此闹事,若说老祖宗最不愿见的人物就是这两位了。
于是她立即搭着程亦安的胳膊往里走,
“就说我偏头痛犯了,不便见客...”
也不管婆子什么反应,只管溜之大吉。
远远地听见那二老太太拽着二老太爷的胳膊往里使,
“走,咱们这事定要跟你嫂嫂分说明白,我晓得你的,我说的话你不听,她说的话比圣旨还灵。”
老祖宗这厢两眼直冒金花,甚至连程亦安都给丢开了,匆忙往里跑,
“安安哪,你嫂嫂和姐姐在花厅给女眷分皮子和首饰,你也去瞧瞧。”
总不好看长辈的笑话,程亦安只能退开,刚从明间出来,果然瞧见前头穿堂处,二老太爷和二老太太正在争执,那二老太爷满脸胀红,非不肯走了, ↑返回顶部↑
“过去安安在时,所得好处可没便宜我们,我们三房该给多少还是多少,怎么如今补却要从我们口袋里抠,不成,我不答应。”
大夫人不干,三夫人也不干,两厢吵起来。
老太太的目光就在这片吵闹中与程亦安相接。
“安安拿着这些银子打算做什么?”
“替我娘做善事,帮着她积德,盼着她来世做个男人...若不能做男人,至少投个好人家,嫁个寻常的丈夫,疼她,爱她,敬她...”程亦安说。
老太太听到这里也悲从中来,最终决定,给大老爷两千两,三老爷两千两,自个儿留一千,余下三千两全部给了程亦安。
“我后悔没能照顾好你娘,但我从不后悔做这件事,不然,就没有你。”老人家扶着门槛送她,不舍道,
“安安,常回家看看。”
程亦安身子狠狠一震,终是泪如雨下离开。
拿着三千两银票回到长房,想着已经住了好几日,便打算收拾衣裳离开,不料老太君屋里的老嬷嬷来了,将她请去上房。
“你走什么?”老太君很不高兴,“外头分完了,轮到咱们自个儿了,节骨眼上,你却要溜?”
程亦安很不好意思,“我已经连吃带喝的,难不成还得连吃带拿?”
老太君笑,将她拉入怀里,
“傻孩子,你不上这拿你上哪儿拿去?什么叫娘家?这就是娘家呀。不然为什么坊间传言,生女当为程氏女呢,这是我们程家给女儿的底气!”
第26章 这就么水灵灵地富了?……
程亦安从四房回来还不到午时, 不到用膳的时候,这一会儿外头还在分红,后宅里聚了不少女眷, 有的在花厅坐着, 有的在老祖宗的宁锦堂凑趣儿。
程亦安被老祖宗拉下来坐了不到半刻, 便见一嬷嬷匆匆进来说, “老祖宗,二房老太爷和老太太吵起来了, 一道往这边来了。”
二房的人平日住在弘农,这会儿是因着亚岁宴方进京, 拿了分红在京城再置办些年货, 便可欢欢喜喜回家过年, 住在弘农老宅的族人素来如此。
二房老太爷和老太太吵架乃是常事,听闻二人当初婚事定得匆忙,彼此看彼此十分不顺眼, 原以为恁着脸过了几年孩子都有了也该和气了,不成想这两位从十七八岁成婚吵到如今六十出头, 这份毅力, 令人佩服。
老祖宗一听, 却大感头疼。
程家哪房吵架她老人家都劝的,无人敢驳她的面子,唯独二房不成, 数十年前,周家在清州是当地大族,及笄后父亲为她择婚,程家大郎和二郎都来了,二郎一眼相中了她, 而她爹呢,却相中了大郎,也就是程明昱的父亲,程家对她很满意,最后聘为宗妇,后来二郎也就是如今的二老太爷也匆匆定了一门婚事,可这桩事终究被二老太太晓得了,隔三岔五因此闹事,若说老祖宗最不愿见的人物就是这两位了。
于是她立即搭着程亦安的胳膊往里走,
“就说我偏头痛犯了,不便见客...”
也不管婆子什么反应,只管溜之大吉。
远远地听见那二老太太拽着二老太爷的胳膊往里使,
“走,咱们这事定要跟你嫂嫂分说明白,我晓得你的,我说的话你不听,她说的话比圣旨还灵。”
老祖宗这厢两眼直冒金花,甚至连程亦安都给丢开了,匆忙往里跑,
“安安哪,你嫂嫂和姐姐在花厅给女眷分皮子和首饰,你也去瞧瞧。”
总不好看长辈的笑话,程亦安只能退开,刚从明间出来,果然瞧见前头穿堂处,二老太爷和二老太太正在争执,那二老太爷满脸胀红,非不肯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