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宣缘摇头,道:“是将军爱民如子,才叫有心之人抓住空子。”
  “不过更关键的是,甲胄、兵器这些重要东西又该从何而来、藏于何处?”
  “人可以顶着‘吴地流民’的身份从你眼皮子底下溜走,可武器又不能长腿,纵使日常训练时不着兵甲,可要谋事,总不能不准备这些东西吧?”
  穆骏游也知道现在不是纠结错处的时候,他沉思着说:“吴地明面上产铁的矿区都在麓山附近,且受官府记录管控。兵甲这种大物件也不好进城藏到吴王宅邸中,吴王这些年不曾大兴土木建造掩人耳目的建筑……”
  杜宣缘忽然道:“有一个建筑,纵使吴王再劳民伤财,也不会有人多想。”
  第82章 水火不容
  两人同时抬头对视一眼。
  杜宣缘道:“此去姜州,恐怕还得劳烦穆将军派人去查探查探。”
  穆骏游颔首,道:“咱们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
  叶慧娘收到传讯、抵达浮州的时候,杜宣缘与穆骏游已经携五十兵卒奔赴姜州。
  因为水路暂时不通,他们走得是陆路。
  一路上所见皆是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稻田里满是淤泥,有个别农民在田间清淤,他们的身影落在广袤的土地上,犹如一粟落入沧海。
  虽然每隔十里设置了一个赈济灾民的地点,但那些地方常常空无一人。
  姜州无粮——王刺史早早向山南借粮,就打下这道预防针了。
  他们本是策马赶路,可刚入姜州境内,穆骏游的御马速度便不自觉降了下来。
  他的目光时时落在那些一身泥污、蹲在空荡荡的赈济点外,等待着有新的赈济粮到小孩子身上。
  他们家里的大人现在正在地里清淤。
  因这一场洪灾,商人手中囤粮价格翻了几番。
  普通百姓每年秋收都会把收获的粮食卖了,换钱去购买柴米油盐这些必要的东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