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天才逐渐涌现(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赵一不打算将这些盈利划到自己的腰包里面,但是却可以划到中国教育公司的账户上,减少赵一自己的持续投入,如果不出意外,明年两家企业的总盈利就可以保持平衡。
  至于收回之前投入的成本,赵一还需要等到这些企业稳定了下来,才会开始考虑,从他们的盈利里面慢慢的收回投资。
  至于中国养老公司业务就简单多了,目前就是按时发养老金,至于养老保险资金是交给平安保险公司打理,不需要他们费太大心思。
  不过随着中国房屋公司的城市化建设,他们的养老院也会一并在规划里面,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建成,也就不需要他们太操心。
  赵一在会议上面,让中国养老公司前往世界各国考察他们的养老运营管理,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提前形成一套自己的管理制度,争取把服务做好,为将来做好准备。
  未来会采取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两条路线,居家养老的话,中国养老公司只需要发放养老金就可以,其他的事情不用他们操心。
  而选择养老院养老的话,那就不用发放养老金,老人的日常生活和人工照料成本,都会由他们的养老金来支付。
  按照我国的习惯,居家养老的基本上都是身体还不错,在家帮助孩子们带孩子的、操持家务的。
  而选择到养老院养老,要么是儿孙不在身边,要么就是身体情况较差,在家不仅不能够照顾家人,反而自己觉得是个累赘,干脆到养老院养老,减轻家人负担。
  而且那么多老头老太太在一起,也有个说话聊天的伴儿,自己一个人在家,又不能到处逛,反而会非常的无聊。
  赵一对中国医疗公司和中国养老公司的负责人,再次强调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收缴的重要性,因为按照现在的速度下去,老龄化将会是不可避免的。
  就算是按照目前的生育政策,允许最多二胎,按照三代同堂计算的话,老年人口占比30%以上,按照四世同堂的话,老年人口的比例也会达到20%以上。
  现在老年人口比例之所以不高,主要还是在消化之前的高生育期,等到这批人老了之后,老年人口的比例会常年维持在20%到30%之间。
  而且因为出色的医疗保障,我国的人均寿命也会大幅度提高,虽然到时候退休年龄也会延迟,但是这个比例还会略有偏高。
  所以别看现在养老金貌似够用,如果不早做打算的话,养老金迟早是不够用的,所以这个时候的收缴完成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收缴上来的养老金加上财政支出的养老金,经过平安保险公司的运作,稳定的增值之下,未来可能会堪堪够用而已。
  至于医疗保险,虽然目前看来对中国医疗公司来说不是特别的重要,因为他们的涉外业务就可以覆盖他们的运营成本。
  但是不能只看眼前,目前他们的涉外医疗是发展的不错,未来就不一定了,因为他们的医疗技术和中国医药公司的医药技术,也会逐渐的被其他国家所掌握。
  到时候,可能他们的涉外业务会逐渐萎缩,而且特效药也是有专利期的,一旦过了专利期,仿制药肯定会大行其道,除非是保密技术,例如器官培育技术。
  等到国外的医疗机构同样掌握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医药公司也能够生产仿制药的时候,他们对中国医疗公司的依赖就要减弱了,赚钱也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应该趁着目前盈利能力强的时候,多储备点资金,用来进行稳健的金融运作,为将来早做打算,而且赵一也希望能够在这个红利期内,将自己的投资收回来。
  这些都是远忧,只是目前对将来的预测,具体将来是如何情况,谁也说不准,目前的情况,就是要维持资金链平衡,为将来积极做准备。
  中国医药公司算是赵一旗下的商业企业了,别看赵一之前的福利投入非常的大,但是通过中国医药公司,已经回本的七七八八了,这里面国外患者立了大功。
  不管将来医疗领域是如何变化,至少中国医药公司有20年的暴利期,等到20年过后,赵一也不会对资金有着太大的依赖,所有的布局基本上都完成了。
  目前中国医药公司除了继续针对疾病研发特效药之外,还开展了普通药品的改良工作,这说明他们的医药研发人员获得了极大的补充,同时也说明了目前的研发任务没有之前那么紧张。
  不过赵一觉得他们对于普通药品的改良没有必要,而是想要他们针对各种免疫性疾病,开展相关的疫苗研发工作,这里面的市场规模同样不小。
  人类疾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身体功能失衡导致的细胞病变性疾病,另一种就是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入侵导致的免疫性疾病。
  针对前者,中国医药公司已经研发出来了种类繁多的特效药,今后还会在这方面继续完善,解决这类疾病的医疗问题。
  但是针对后者,赵一比较倾向于预防而不是治疗,而且凡是涉及到免疫性疾病,治疗起来都非常的麻烦,成本也非常的高昂。
  下午最后一组会议,是和中国铁塔公司、中国电信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召开的,这三家企业的主要业务就通信运营服务相关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