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航空航天大发展(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时还公布了其他媒体所没有掌握的各项数据,例如合作成本数据、各种实验设备数据、以及能够开展的实验项目等等,并且和现有的空间站做了详细的对比。
  该纪录片已经播出,观看人数在短短的1天时间内,就达到了1亿人次,在一周的时间里面,观看人次就达到了5亿次。
  亚视首播一周后,该纪录片开始登陆各大互联网平台,主要是星汉科技公司的视频网站,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面,观看人次就达到了20亿,成为全球观看人次最多的纪录片。
  其实这也是天工空间站宣传的一环,等到纪录片出来之后,想要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的国家数量越来越多,就算是小国家,都希望让自己国家的科研人员上去做研究。
  之前太空活动都是大国的标配,其他小国家,就算是再富裕,也是没有资格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的,只能是光看着。
  现在天宫号空间站采取的是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彻底点燃了他们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成本也要比和北极熊、鹰酱的合作成本要低很多。
  别说是这些本身就没有多少太空探索能力的小国家了,就是北极熊和鹰酱,也没有放弃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也达成了相关的合作计划。
  因为他们经过计算发现,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他们花费的成本反而更低,承担的风险也更小,至少短期内他们是没有办法将成本降低到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一样的程度。
  其实像北极熊和鹰酱这样的大国,就算是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也不会放弃自己的空间站建设计划,因为这算是大国必争之地。
  只是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实在是太划算了,而且其他国家都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就算是他们独自建设了空间站,也只能是自己使用,建设成本就更高了。
  所以他们对独自建设自己的空间站的计划就要慢很多,就是北极熊的和平号空间站的建设速度,也慢了下来,仿佛一下子就不太着急的样子。
  未来空间技术公司不管他们是抱着什么目的和自己合作,他们是来者不拒,反正表面上看,他们也看不出来多少东西,核心的东西他们凭借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例如为什么天宫号空间站的服役时间那么长,这就涉及到新型太空材料和空间站设计了。
  又例如为什么天宫号空间站的自动化程度那么高,这就涉及到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了,让空间站的管理成本下降到最低。
  另一件国际大事件,就是在1988年初,由星际快车公司研发的航天飞机进行了首次试飞,试飞结果非常的好。
  之前能够生产制造航天飞机的只有鹰酱,星际快车公司的航天飞机首飞成功之后,标志着有第二个国家掌握了航天飞机技术。
  而且随后星际快车公司向外界公布了自己生产制造的航天飞机各项数据,都吊打鹰酱研发和制造的航天飞机。
  星际快车公司研发制造的航天飞机,一是载重吨位更大,内部空间更大,二是具有维护成本低,而且维护速度非常的短,三是使用寿命和可发射次数是鹰酱航天飞机的10倍。
  航天飞机算是技术水平最高的航天运输工具了,星际快车公司的航天飞机首飞成功之后,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第一时间宣布采购他们的航天飞机进行太空运输任务。
  这就代表着星际快车公司的航天飞机获得了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认可,自然在全世界大大的露了一次脸。
  任星际快车公司将自己的航天飞机吹的天花乱坠,也不如像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这样的真正的太空探索企业运用到实际太空活动当中来更加具有影响力。
  未来空间技术公司采购了6架星际快车公司的航天飞机,用于天宫号空间站的物资运输,和月球载人探索计划。
  其实在航天飞机上面,星际快车公司并没有赚什么钱,未来空间技术公司采购的6架航天飞机,只是让他们刚刚收回成本而已。
  至于后续盈利,基本上就忽略不计了,最多就是赚一些维护费而已,至于卖出更多的航天飞机,目前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航天飞机被列入了禁止出口名单。
  所以目前只有未来空间技术公司一家客户,未来也许会有国家队的客户,但是短期内是不太可能的。
  不过虽然在航天飞机项目当中没有赚到什么钱,只是回了个本,但是带来的连带效应却是让他们受益匪浅。
  之前他们的客机业务已经超过了另外两家航空制造企业,这次航天飞机首飞成功之后,他们的客机业务增长量再一次大幅度提升。
  因为在各大航空公司看来,星际快车公司既然能够研发出来航天飞机这种高技术产品,那么普通的客机自然是不在话下。
  再加上之前他们的客机在国际上就有良好的口碑,自然让全球各大航空公司加大了采购力度,特别是i200型号的客机,逐渐有垄断国际航班业务的趋势。
  至于i100型号的客机,想要垄断全球业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像鹰酱和欧共体,内部航班都是采购自己的飞机,不会采购星际快车公司的客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