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危机攻关和本土化策略(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样的话,今后国内的水果就只是在国内销售,不进行大规模的出口,这样国内的果农也不会因为利益的关系而和百味食品公司翻脸,国内水果产业也能够保持稳定。
  而国外的水果市场,则是由于都是这些国家本地产出的,也不会受到太大的阻力,能够让他们的高端水果在全世界畅通无阻的流通。
  至于百味果酒,百味食品公司还是只在国内制作,这么做更容易保住他们的商业机密,防止被泄露之后,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虽然这么做还是对这些国家带来了比较大的经济损害,但是由于他们的水果都是高端品种,创造的产值规模也不小,表面上影响不会太大。
  而且还会因为这些国家的高端水果大规模出口到其他国家,对他们的外贸有很大的贡献,甚至比之前表面上的数据还要亮眼。
  面对这场危机,百味食品公司首先就是聘请专业的游说公司向当地政府进行游说,将制定限制政策事项给拖延下来。
  一方面是留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这些庄园主谈判,这样谈判的时候更加从容,不至于让对方以此来要挟自己,抬高出售价格,让自己平白无故的遭受损失。
  另一方面则是避免政府不清楚情况,还没有等到自己和这些庄园主谈好,就制定并且实施了,那么想要撤销制裁,那花费的精力和金钱比现在要大得多。
  当然,在游说政府的时候,肯定不会说自己要将这些产业收购下来,避免政府和庄园主串通好了,到时候受到损失的还是自己。
  所以百味食品公司收购这些庄园,不会使用百味食品公司的名义,而是借助其他企业或者是个人的名义来收购。
  反正他们兄弟企业众多,单是商通贸易公司旗下的国内子公司和国外子公司数量就多如牛毛,根本不愁找不到白手套企业来帮忙。
  至于游说工作,虽然是交给了专业的游说公司来负责主要的任务,毕竟他们的人脉资源非常的重要,但是百味食品公司本身也不是毫无根基。
  在之前的几年时间里面,虽然大部分都是经营国内产业,但是他们收购的国外企业并不少,就连之前在谈判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家饮料巨头,现在都成为了他们的子公司了。
  这些收购回来的食品饮料企业,虽然相对于母公司来说不值一提,但是在当地的影响力可不小,不然百味食品公司也看不上,也就不会收购了。
  再加上收购回来之后,大量资本和技术的注入,导致这些原本就不弱的本地食品企业,发展速度更加惊人,在当地的影响力更大。
  所以百味食品公司发动子公司的当地势力来帮助游说,成功率大幅度提高,基本上不会出现游说失败的情况发生。
  采用双管齐下的办法,百味食品公司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面,通过采用白手套的方式,几乎将各国所有的葡萄酒庄园给收购了下来。
  并且他们的目标并不仅仅只是这些葡萄酒庄园,毕竟相比起百味食品公司的野心,这些葡萄酒庄园虽然数量众多,但是还是不够他们看的。
  于是在和这些葡萄酒庄园主谈判的时候,还派遣了大量的人员,根据各大水果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将其他合适种植的土地给大量购买下来。
  这些工作只不过是发生在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里面,如果仔细研究的话,会发现土地变动非常的大,特别是哪些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的土地,变动非常的频繁。
  等到将这些目标土地给全部购买下来之后,基本上也就达成了百味食品公司的目的,这个时候,就可以直接和这些国家的政府摊牌。
  在既成事实以及对本国的影响较小的情况下,这些国家政府基本上没有再为难百味食品公司,并且表示对百味食品公司的投资大力欢迎。
  当然,这里面投入进去的小钱钱可是不少,毕竟不能够让人家白干活,只要事情能够完美的解决,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当这些土地购买下来后,并且来自政府的危机也被解除之后,百味食品公司纷纷在这些国家宣布投资大量的资金来建设高品质水果种植基地,打造优质水果品牌。
  当这样的声明出来之后,各国政府就更加满意了,有投资就能拉动就业,有就业就能够提高选民的满意度,也能够给政府带来更多的税收。
  而这些国家的消费者,也是非常的高兴,毕竟百味食品公司的水果目前是进口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普通消费者想要尝尝鲜,还需要掂量着自己的荷包。
  百味食品公司出口的水果,除了价格本身被定的很高之外,还有运输成本和关税成本在里面,这些加起来在价格中的占比也不小。
  水果运输成本本身就比普通货物的运输成本要大,毕竟需要做保鲜处理,甚至一些保鲜期很短的水果,需要使用空运,成本更是高昂。
  而关税由于农业保护的关系,并不低,而且还是根据到岸价格来征收的,百味食品公司的出口水果本身价格就定的高,自然关税收的也更多了。
  将这两项成本去除之后,至少水果的价格会下降到当前的一半,虽然这样的价格相比起本地普通的水果价格还是要高不少,但是至少当地居民想要消费,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