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凭什么同工不同酬?(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之所以不愿意将企业的利润给予本企业员工更多,是因为这些利润还要以某种方式流入到其他人的手里,实现全社会财富相对平衡。
  如果作为小私营企业老板,能够给本企业员工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就已经完成了他们的责任,并不需要估计其他人的利益。
  但是到了他这个层次,就不能只照顾他旗下企业员工的利益,如果真的这么干的话,他旗下的企业员工薪水水平绝对比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要富裕得多。
  就像聆讯科技公司,全公司上下也才10多万人,而年收益则是高达2000多亿元,就算是拿出一半的利润分享,每位员工就可以获得100万元。
  这只会更加让我国的百姓财富差距拉大,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并没有任何好处,而且企业获得如此高的营收,也不都是这些员工创造出来的。
  所以他宁愿亏钱去建高速公路,宁愿花费大笔的资金去投资中国房屋公司,就是为了让全国的财富差距尽量缩小。
  由于赵一本身就是以身作则,旗下的总裁们理念本身就和他差不多,所以这些总裁面对每年几千上万亿元的企业营收,也没有自己的小心思。
  其实他的这套体系就是十年之前,我国的那套体系的改良,只不过是以私人名义来进行而已,而且这样的事情,他还是觉得由他自己掌控比较保险。
  不然的话,他完全可以去国内的科研院所担任一个研究员的工作,一样可以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完全没有必要自己来弄出一整套体系出来。
  政府高层,懂的人自然懂,也认可他的这套做法,不然他哪有那个本身什么都插上一脚,就算是他比较合适,大家也不一定就放心。
  青柠娱乐公司去年全年总共制作了近900部电视剧,电影数量则是高达100多部,基本上完成了去年年会定下来的目标,甚至还超过不少。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综艺节目以及电视节目的制作,数量达到了30个,进一步丰富国内百姓的娱乐生活。
  不过营业收入的话,并没有出现翻倍的增长,全球营业收入加在一起也才700多亿元,这里面还包括影视剧周边产品的收入以及广告制作及代言收入等。
  其中他们的电影业务反而不是收入的大头,电视剧业务成为了青柠娱乐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一点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电视剧里面又以为亚视制作的电视剧为收入大头,一是亚视需要的电视剧数量够多,二是亚视能够支付得起更高的电视剧价格。
  亚视全球频道的观众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近二十亿的观众群体,足够让亚视从高价购买的影视剧收回成本,并且获得巨额的利润。
  而且亚视也愿意给青柠娱乐公司高额的影视剧购买价格,因为亚视本质上是属于香港的,税收也是交给香港,还不如让利给青柠娱乐公司。
  当然,亚视支付高额的购买价格,自然也要求青柠娱乐公司拿出来的作品是其他电视台购买的作品无法比拟的,精良程度不止上升一个档次。
  不管是剧情,还是特效等其他细节,都比普通的影视剧花费的精力要多得多,当然青柠娱乐公司从中获得的利润也是非常的高。
  而且亚视高价购买影视播放权,也让其他的电视台购买价格被无形抬高了,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定制内容价格都出现了水涨船高的现象。
  亚视除了全球频道之外,还有各个国家的本土电视频道,这些本土电视频道播放的影视剧都是向青柠娱乐公司定制的,符合当地的文化习惯,本土化风格更加浓重。
  其实青柠娱乐公司的定制剧发展如此之快,亚视的功劳是最大的,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让其他电视台发现原来还可以这么干。
  这就导致其他的电视台也纷纷尝试向青柠娱乐公司定制自己需要的影视剧内容,提高自身电视台影视剧的吸引力,赚取更多的广告费用。
  青柠娱乐公司制作的近900部电视剧里面,就有300多部是专门给亚视制作的,平均每部电视剧的购买价格高达8000万元,创下了电视剧购买价格的记录。
  而青柠娱乐公司拍摄的100多部电影里面,有一半也是被亚视给购买了,剩下的都是青柠娱乐公司自己为自己制作的电影。
  而亚视对于那些特效大片不是特别的热衷,不会购买头部版权,基本上是等到影院放映结束后,才会购买过来放在自己的电影频道播放。
  他们真正感兴趣的还是纪录片或者是专题片,这100多部电影里面,有一半就是亚视定制的这种电影。
  其实这些业务之前是亚视自己做的,现在影视内容制作方面的业务都交给了青柠娱乐公司,亚视本身专注于新闻内容制作以及电视台的运营。
  甚至亚视把之前自己热门的综艺节目制作工作也交给了青柠娱乐公司,算是彻彻底底的和影视娱乐内容制作彻底脱离了。
  所以亚视算是青柠娱乐公司最大的主顾,如果没有亚视,青柠娱乐公司想要获得如此高的营业收入是非常苦难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