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武周叛隋之后,因为对尉迟恭善战的名声早有耳闻,很早就把尉迟恭网罗到自己麾下,担任偏将。在时人看来,刘武周对他算是一开始就看好和重视,有知遇之恩。
  尉迟恭知道,为什么世家对他非常诟病。
  败给李世民后,宋金刚逃向突厥,自己毫不犹豫投降,不仅被认为没有气节,还因为曾经是对手时,尉迟恭屡次大败唐军,俘虏过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行军总管刘世让等等一大批唐臣,还杀死过不少唐兵。
  唐高祖李渊都曾经招降尉迟恭的同僚吕崇茂,并且让吕崇茂暗中除掉尉迟恭,可惜被尉迟恭反杀。后来尉迟恭投唐后毫不犹豫投向李世民,因为哪怕投向李渊,李渊也不见得能容下他。
  李世民连忙安慰:“是那刘武周、宋金刚无才无德,还勾结突厥人侵略中原,敬德早就看穿了他们的本性。而且你后来还成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足以说明你的选择没错。”
  李世民晚年的时候才建立凌烟阁,请阎立本把为大唐作出巨大功劳的24位功臣画像后供奉在凌烟阁中。
  这个时期虽然还没有凌烟阁,但是东汉时期,汉明帝也曾特意将追随过父亲刘秀打天下的功臣画像后供在云台,就是后来的“云台二十八将”,大臣们一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尉迟恭笑了起来,眼眶微湿,郑重对李世民行礼:“臣,叩谢陛下!”
  他没有选错人!
  君臣和谐之际,唐俭的声音幽幽冒了出来:“没人在意敬德为什么是门神吗?”
  尉迟敬德一愣:对啊!他堂堂武将,从来没守过门,他怎么就成门神了!
  【谁过年时没贴过门神秦琼尉迟恭的年画呢?
  就算为了那些年的“守护情谊”,武璎也对尉迟恭和秦琼有几分偏爱。
  谁说尉迟恭是降将没操守?武璎帮忙正名!
  虽然尉迟恭不在意名声,但是武璎在意。
  自从她学会尉迟恭的声音后,竟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躲在尉迟恭的书房附近,天天给刘武周、宋金刚念悼亡诗,深情款款。
  为了避免被李世民怀疑尉迟恭对他不满,武璎特意选择了比较私人的诗歌。
  比如什么“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什么“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没多久,尉迟恭的“诗才”就扬名出去。
  好消息:坊间终于不再骂尉迟恭对旧主无情;
  坏消息:坊间开始流传,尉迟恭对旧主有超乎君臣的关系。】
  尉迟恭顶着一张大黑脸,陷入了深深的无语。
  什么超乎君臣的关系,看看他的长相,再看看刘武周的长相,这也太离谱了吧!
  贞观群臣憋久之后,终于集体破功,发出冲破天际的爆笑!
  第28章 《穿成李世民的鸟后》5
  【说起大唐名臣, 怎么能少得了大唐四大名相之二的“房谋杜断”?】
  【杜如晦的遗憾就是死的早,而且他死后杜家无人支撑门面,开始内斗, 并且为了重新走上巅峰,想要争夺从龙之功, 分别支持太子和魏王, 而且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个都没战队成功。
  杜如晦的次子杜荷支持太子, 杜如晦最年幼的弟弟杜楚客支持魏王,但是李世民不是李渊, 这场争锋没有胜利者, 满盘皆输。
  最后太子被废, 魏王被驱逐,但最可怜的是杜如晦的倒霉长子杜构,明明为了远离政治争锋去慈州当地方官,还是被连累。
  谋逆案发后,杜楚客被李世民看在哥哥杜如晦的身上赦免了死罪,杜荷作为主谋被杀。杜构远在他乡,也被连累地流放岭南, 死于边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