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后淡淡笑了声,微阖眸子,“凡事看得太重,犹如束缚己身,挣脱不得。”
  她这个侄女,凡事看得太重,终将走上一条死路。
  皇后心下一紧,望向太后的面容苦笑地牵了牵唇线,稍许她起身,跪到太后面前,“侄女谨记姑母教诲。”
  太后喜静,也有些乏了,没再留她,皇后离开,殿内有一瞬间的安静。赵月儿推开门,手中捧着炖煮的羹汤,放到凭几上,“太后还没用早膳,月儿去膳房亲自做了梨子汤,太后尝尝。”
  她盛出糖水,放了半块口齿生津的梨子。
  太后招呼她坐下,“好孩子,过来陪哀家说说话。”
  赵月儿便坐下身。
  “方才你进殿时,可遇到了皇后?”
  赵月儿不解太后为何问她这事,点了下头,“皇后娘娘问月儿在这宫里可还习惯,缺什么尽管与皇后娘娘说。”
  她手中的汤勺搅了搅,待梨汤温热,才递到太后嘴边。
  太后饮下梨汤,摇头笑了笑,“那哀家再问你,六宫嫔妃问安,你以为宓妃的性子如何?”
  赵月儿眉眼挑了下,想起宓妃送给自己的那个玫瑰熏香,很是好闻,她便为宓妃说了句好话,“宓妃娘娘人美心善,柔和温情,又有些女儿家恰到好处的娇气,月儿情不自禁的喜欢。”
  太后讶然,神色若有所思。
  ……
  寿康宫并无多少伺候的宫人,皇后出殿,正遇上了送汤的赵月儿,她多关照了几句,并未将一个没什么心机的赵月儿放在眼中。
  待出宫门,皇后扶着文竹的手乘上仪仗,眸色一瞬就冷了下来。
  姑母回宫这么久,从未说起三皇子,三皇子总不能一直养在张嫔身边。
  姑母与她说的那些话,皇后听进去了,却觉得讽刺。劝她放手,姑母又何曾真正的放过自己。当年先帝在世时,倘若姑母狠不下心,又怎能坐到今日的位子。
  她比姑母差的,不过是因为当今不似先帝那样昏庸,皇后不觉得自己有错,姑母如今想要的悉数握在手中,自然不会认为有什么重要。可她怎能甘心,她如今身边没有一个皇子,待他日再三皇子大了放到身侧,只会像宝珠一样难以养熟。
  皇后坐在仪仗中,心烦意乱地揉了下额角,如今姑母不帮她,她也不能再轻易动手,还需徐徐图之。
  只是,时日不能太久。
  她沉下眼,思虑着后宫的可用之人。
  ……
  皇后处理六宫事务,又要照顾宝珠,自顾不暇,每日在寿康宫陪不了太后多久,六宫嫔妃有心侍奉太后,都被不动声色地挡了回去。
  舒美人换了身湖蓝色的绣荷花襦裙,到寿康宫外,奉出了一卷佛经,赵月儿接了,不一会儿出来,请舒美人进殿。
  寿康宫内殿,太后手握佛珠,倚着窄榻上宝相纹花样的凭几,发鬓只簪了一只檀木的簪子,像入寺修行的老妪,气度却浑然威仪,令人不敢直视。闻她入殿,太后微微抬眼,唇边浮出慈和的笑容。
  舒美人端庄地服了身子,低眉顺目,姿容不比宓妃美艳,也可称是小家碧玉。
  “嫔妾美人徐氏,请太后娘娘安,太后娘娘万福。”
  太后仔细打量过舒美人,满意地点了点头,“你祖父近来可好?”
  舒美人所答有条有理,“劳太后娘娘记挂,祖父身体康健,嫔妾入宫之时,祖父知晓太后娘娘诵经礼佛,特给嫔妾带上这卷经书,待他日献给太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