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观察笔记 第12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比起杨婉的从容,邓瑛下笔之前一直在反复地读杨伦的政论文章。
  杨婉捧着脸问邓瑛,“你以前从来不动笔的,现在怎么这么认真。”
  邓瑛含笑答他:“老师说他想看。”
  杨婉翻了翻杨论的文稿,“老师想看你写的,你看我哥的做什么。”
  邓瑛道:“我已经很久不写经论文章了,手已经生了,但子兮这几年是越写越好,我怕我冒然下笔,会让老师失望。”
  杨婉听完这句话,静静地点了点头。
  “好,那你好好看,好好写。”
  说收起自己的笔记,抓了一把坚果,坐到灯下一边剥一边陪邓瑛。
  白焕在狱中讲评邓瑛的文章,听讲的人时常只有邓瑛和杨婉两个人。
  白焕认真而严肃,邓瑛依旧谦卑温和,哪怕这些文章没有办法刊行,他们二人还是在牢室内字斟字酌。邓瑛听得有心得时,会含笑点头。温暖的烛光映照着他的面容,让杨婉有这一种说不出的放松感。
  如果说,杨婉在大明的自卑,源自邓瑛的自卑。
  那么邓瑛逐渐修复内心的这个过程,对杨婉来说,也是一段救赎之路。
  文本是不会骗人的,当邓瑛再次提笔之时,杨婉的笔记也不再只为记录,她自如地运用着现代的各种文体,引用,摘取,评述,贯通各种“主义”提炼她自己的观念,她不再对“历史的洪流”充满恐惧,反而试图在文本里寻找这些无形之水的规律。
  这些规律,是以邓瑛这个人,为导引的。
  杨婉抱着膝盖看向灯下对谈的两个人。
  白焕慈爱地看着邓瑛。
  “你对南方新政的理解不输于杨子兮。”
  邓瑛向白焕揖礼,“幸得老师此句。”
  白焕示意他免礼,抬头又道:“等我身子好一些,你们可以到我家里书房中来,我腾出地方,让你们两个人尽兴地辩一辩。”
  邓瑛听了这句话,垂头应“是。”
  “我能去听吗?”
  杨婉在一旁举手。
  白焕笑而不语,杨婉把手举得高了一些,“白老师,我也懂一些的。”
  邓瑛回头看了看杨婉,又转向白焕轻声道:“老师,学生此生都是受她管束的人,她不能去的地方,学生也不敢去。”
  白焕笑了一声,“好,到时候杨姑娘也来。”
  杨婉笑弯了眼,站起身道:“白大人您真好,您坐累了吧,杨小婉给您按按。”
  她说着蹦到了白焕身后。
  白焕有些无奈地看了杨婉一眼,“你这个丫头啊,一点不懂闺礼。”
  杨婉侧了半张脸出来,“您看起来,不也没生气吗?”
  “婉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