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解惑授业(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也让少年格外的尊敬书塾中的两位夫子,尤其是这位年轻的教书先生。
  听镇上人说,年轻先生姓纪,名作临风。
  早些年在外界是个响当当的大人物,后来因为一些事情,才到了小镇来当一位教书育人的先生。
  一做就是五六十年,来的时候,他是如意春风,现在是气定神闲逍遥畅快。
  逍遥自在五六十年,却一点也没有变化都没有。
  虽然小镇里的人都喊他纪先生,其实在暗地里,都说纪临风是神仙人物,老人家更是尊称一声儒仙。
  而这位儒仙~纪临风,在下了课堂后,留住了憨厚少年。
  “你随我出去走走。”
  被留住的顾沉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只能低着头跟在先生的身后一路出了书塾,来到了大街上。
  娘亲曾经对他说道过这位纪先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至圣先师。
  虽然他没有读过书,但从娘亲的语气中能够听出,这位纪先生,就是很厉害很厉害的样子。
  “顾沉,你今日的课,可听得明白?”
  纪先生问话,顾沉不敢不答,低着头将今日先生今日教授的功课回想了一遍,才结结巴巴道:
  “顾沉愚笨,只领会了先生说的一句话。”
  “哦!”纪临风平淡的应过,隔了十息时间后,才再次悠悠开口:“那你领悟的是哪一句?”
  少年低着头,思索半天应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年轻先生惊讶,扭过头有些惊异道,“你竟然能够领悟这一句!”
  顾沉声音有些沙哑,重重点过头后,他看见面前的先生,笑了。
  “你竟然领悟的是这一句,我倒是没想到还有人与我当年一样领悟到这句俗不可言的话。”
  少年有些诧异,小心翼翼看了看先生的面色,见他如往常一样面色严肃,少年多少有些心安。
  “先生今日说的不都是大贤人的警句么,为何先生说它是一句俗不可言的话呢?”
  纪临风感觉到自己有些失态,急忙笑道:“我之所以说它俗不可言,是因为我与它所述大道相悖甚远。
  或者这么说,我很想找出一条道理出来反驳它,可在它的面前太过渺小,导致我生出了这样自不量力的想法。”
  少年惊愕,因为纪先生说的话实在是太离奇。
  这个世界上的人尊重远古大贤,甚至后世以远古大贤的话为教条,警醒世人的同时也为后世之人指明了一条条道路。
  可今日这位纪先生竟然说他所行的道路与远古大贤门所说的路相差甚远,这如何让少年不惊讶。
  虽然现在少年还只是懂得寥寥数百字,学问也领会得不深,可任是如此,却也知晓年轻先生说的话有多么惊世骇俗。
  “幼学琼林、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这一本又一本简易的蒙学书籍,其中都讲述了大道理,可为何这些书只是卖几个铜板。
  相反一些后世大儒所著书籍有时候却能个卖上几百块,甚至十几两银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