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破案我直接看答案/看见真相的女捕头 第137节(2 / 4)
从表面供述来看,是申时二刻到申时三刻之间的时间,泱泱因无人照看,所以被带走。
实际如若将怀疑焦点放到绣姑身上便能发现,午时四刻之后,除了乳母绣姑,便没人‘亲眼’见过泱泱。
这院子中的人皆没有武功,且外院粗使杂役不少,要带个婴孩出院子必须要有所掩饰。
所以这绣姑定有同谋。
其中小厮们虽然抬了雪筐出院门,但小厮有三个,人多眼杂,绣姑即使要合作也不可能冒险找这么多人。
这样推测下来,小鹊便可疑的多。
用篓子一装,上边放些脏衣,没人会去查看,再加上午时四刻房中只剩下绣姑和小鹊……
虽解决了‘运送’出院子的问题,但此案还有许多疑点未解疑。
比如说,动机……
将时间线再往前推,案发当日的早晨,绣姑的家人曾在角门探望过她,还抱来了她同样不满一岁的孩子见了一面。
她作为乳母,在泱泱出生不久后便入了李府,一直喂养到如今,自己的孩子却没怎么见过。
熬了这么久,泱泱的乳母也由三位慢慢淘汰,变为了只有她一个,绣姑在其中倾注了不少精力。
连李夫人都对她多有信任,抬举其为侧院的‘副管事’,和翠玉嬷嬷打对台。
带走泱泱对她有什么好处呢?
还有……作案时间。
小鹊出了院子后不过三刻便返回了。
按照侧院的位置,到任意一个角门的距离,都不是三刻便能回。
更何况,作案手法也有漏洞。
即便忽略前边所有,小鹊成功赶到角门,还得过守门护卫那一关。
脏衣在李府内是无人检查,但想送出李府的门,便难上许多。
所以,泱泱究竟是如何被送出的李府?
言淡不仅有些怀疑起了自己的推测。
难道是我想错了?
她又翻看了一遍供述记录仔细琢磨,可惜还是找不到答案。
绣姑的供述倒是不少,但审讯小鹊的内容却是不多。
症结应就在她身上,言淡决定先试探试探小鹊。
第249章 反复盘问.失婴案
作为一等捕快,有权限作为主审,调出任意一个处于奉公门中的嫌疑人,对其进行审讯。
不用通过捕头准许,在众人审讯时段结束后,也能自己一人单独申请使用审讯暗室。
这便是升职之后的好处。 ↑返回顶部↑
实际如若将怀疑焦点放到绣姑身上便能发现,午时四刻之后,除了乳母绣姑,便没人‘亲眼’见过泱泱。
这院子中的人皆没有武功,且外院粗使杂役不少,要带个婴孩出院子必须要有所掩饰。
所以这绣姑定有同谋。
其中小厮们虽然抬了雪筐出院门,但小厮有三个,人多眼杂,绣姑即使要合作也不可能冒险找这么多人。
这样推测下来,小鹊便可疑的多。
用篓子一装,上边放些脏衣,没人会去查看,再加上午时四刻房中只剩下绣姑和小鹊……
虽解决了‘运送’出院子的问题,但此案还有许多疑点未解疑。
比如说,动机……
将时间线再往前推,案发当日的早晨,绣姑的家人曾在角门探望过她,还抱来了她同样不满一岁的孩子见了一面。
她作为乳母,在泱泱出生不久后便入了李府,一直喂养到如今,自己的孩子却没怎么见过。
熬了这么久,泱泱的乳母也由三位慢慢淘汰,变为了只有她一个,绣姑在其中倾注了不少精力。
连李夫人都对她多有信任,抬举其为侧院的‘副管事’,和翠玉嬷嬷打对台。
带走泱泱对她有什么好处呢?
还有……作案时间。
小鹊出了院子后不过三刻便返回了。
按照侧院的位置,到任意一个角门的距离,都不是三刻便能回。
更何况,作案手法也有漏洞。
即便忽略前边所有,小鹊成功赶到角门,还得过守门护卫那一关。
脏衣在李府内是无人检查,但想送出李府的门,便难上许多。
所以,泱泱究竟是如何被送出的李府?
言淡不仅有些怀疑起了自己的推测。
难道是我想错了?
她又翻看了一遍供述记录仔细琢磨,可惜还是找不到答案。
绣姑的供述倒是不少,但审讯小鹊的内容却是不多。
症结应就在她身上,言淡决定先试探试探小鹊。
第249章 反复盘问.失婴案
作为一等捕快,有权限作为主审,调出任意一个处于奉公门中的嫌疑人,对其进行审讯。
不用通过捕头准许,在众人审讯时段结束后,也能自己一人单独申请使用审讯暗室。
这便是升职之后的好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