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他长兄(穿书) 第121节(2 / 4)
刘大夫蓦觉好笑:“官爷这厢可是说笑了,哪有猫食花枝,还会咬人的。”
也是在这样一个时候,温廷安的视线,循着周廉的手势,落在了那一枝粉白小花上。
一股丰饶馥郁的香气,戛然之间不请自来,萦绕在她的鼻端,挥之不去。
“这个香气,不就是跟早上那碗姜丝笋片米饭的香气,一模一样吗?”杨淳同样也感受到了,不可置信地望向了温廷安,“方才望鹤师傅所烹煮的两碗米饭,我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原来就是缺了这个味道!”
温廷安缓步地行上前去,揭开了绸布,借着案台之上,烛火所烛照的光线,她真正看清了这枝花的面目。
仅一眼,温廷安便是悉身如坠冰窟之中,血液也随之凝冻了住。
为何,嗅到这一阵香气的人,会陷入愉悦的幻觉之中,神色变得痴迷,甚至连身体也觉得轻盈起来。
一个平实的心念,于这一刻,在温廷安的脑海之中尘埃落定。
她在内心道,原来如此。
周家磅的愆书之中,说望鹤师傅给黄埔米投下蛊毒,其实,不是蛊毒。
而是罂.粟。
摆放在她面前的这一枝粉白小花,以及它那乌黑的花籽,皆是罂.粟。
第156章
时下, 明明是郁热潮湿的天候,温廷安却是无端感知到一阵猝然的寒意,这一份寒意是毛毵毵的, 是钻骨透的, 自心腔深处迸发出来, 紧接着,朝体内四肢百骸蔓延而去,她敛声屏息,捻住花枝与籽实的手, 腕骨处力度忍不住紧了一紧,一抹沉色覆上了眉间,久徊不去。
觉察温廷安勃然变了色, 周廉、吕祖迁、杨淳三人俱是觉察出了一丝显著的异样, 面面相觑一眼,周廉看了看手背处的咬伤, 复又抬眸注视她,启口道:“少卿, 你可是认识这枝花的来历?”
温廷安怎么可能不识得的,她太熟稔了,这一枝花以及花籽,假令搁放在前世的话, 肯定是严打严抓之物, 它让无数人走上了歧路,走上了万劫不复,但在今下, 温廷安发现,夕食庵烹煮馔膳, 为了教食物的香气更胜人间,为了招引广大的食客,居然不惜使用罂-粟此物。
原来周家磅在愆书上说得没错,夕食庵内,掌司庖厨之事的师傅,果真是投下了蛊毒,只不过,这种蛊毒并不是俗世所认知的蛊,而是一种植物。
难怪了,白昼喝广府早茶之时,比及他们食下那一碗姜丝笋片米饭之时,温廷安就觉得,这等口感,好吃得简直教人落泪盈眶,教人无法停下拒绝这个动作,吃下第一口,就还想吃下第二口。
在那时,她的眼前,甚至是出现了接踵而至的幻象,看到了各般各样美好且温馨的事物,以至于她庶几以为这幻象,是真实存在的,而她此前所处的人间世,只不过她的幻象而已。
这一种毒物,最显著的特质,便是使人催生出强烈的幻觉,这也能明白,为何温廷安造谒夕食庵,所碰到的那些食客,他们之所以会出现痴醉呆滞的面目了。
因为过于深信这幻象,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当幻觉消弭之时,人的感觉,如若堕入阿鼻地狱,一种庞大的茫然虚无之感,攫住了身体,身体会发出渴盼的信号,一种继续食下毒物的信号,这般一来,幻象就能继续持续下去,人就能永远栖息于潜意识编织的美好梦境里,不复出焉。
这也不难理解,郝容为何要冒着僭越广府老爷的巨大风险,窃自写下一封折子,用急脚递载送至洛阳大理寺。
此前,温廷安一直在深究郝容的话中玄机,到底为何不能在岭南借粮,目下,温廷安终于缕清了此中关窍。
夕食庵的诸般珍馔,居然是由致幻毒物烹制出来的,那么,黄埔米,会不会也是同罂-粟嫁接在一起合种的呢?
假定真是如此,那委实教人不寒而栗!
难怪郝容会在折子之中,反复强调一桩事体——
「千万不能寻岭南借粮!」
这种掺杂精神剧毒的粮食,真正传入民间、再借去北地赈灾的话,那后果,根本就是真真不堪设想!
不过,这种毒物不应当会,超前地出现于大邺这个朝代,它居然真的出现了,简直教温廷安颇感匪夷所思。
周、吕、杨三人,并不知晓此种毒花是致幻之物,就连阅遍《本草纲目》的刘大夫,也只对这种毒花一知半解,但不知悉它有明显的致幻的效用。 ↑返回顶部↑
也是在这样一个时候,温廷安的视线,循着周廉的手势,落在了那一枝粉白小花上。
一股丰饶馥郁的香气,戛然之间不请自来,萦绕在她的鼻端,挥之不去。
“这个香气,不就是跟早上那碗姜丝笋片米饭的香气,一模一样吗?”杨淳同样也感受到了,不可置信地望向了温廷安,“方才望鹤师傅所烹煮的两碗米饭,我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原来就是缺了这个味道!”
温廷安缓步地行上前去,揭开了绸布,借着案台之上,烛火所烛照的光线,她真正看清了这枝花的面目。
仅一眼,温廷安便是悉身如坠冰窟之中,血液也随之凝冻了住。
为何,嗅到这一阵香气的人,会陷入愉悦的幻觉之中,神色变得痴迷,甚至连身体也觉得轻盈起来。
一个平实的心念,于这一刻,在温廷安的脑海之中尘埃落定。
她在内心道,原来如此。
周家磅的愆书之中,说望鹤师傅给黄埔米投下蛊毒,其实,不是蛊毒。
而是罂.粟。
摆放在她面前的这一枝粉白小花,以及它那乌黑的花籽,皆是罂.粟。
第156章
时下, 明明是郁热潮湿的天候,温廷安却是无端感知到一阵猝然的寒意,这一份寒意是毛毵毵的, 是钻骨透的, 自心腔深处迸发出来, 紧接着,朝体内四肢百骸蔓延而去,她敛声屏息,捻住花枝与籽实的手, 腕骨处力度忍不住紧了一紧,一抹沉色覆上了眉间,久徊不去。
觉察温廷安勃然变了色, 周廉、吕祖迁、杨淳三人俱是觉察出了一丝显著的异样, 面面相觑一眼,周廉看了看手背处的咬伤, 复又抬眸注视她,启口道:“少卿, 你可是认识这枝花的来历?”
温廷安怎么可能不识得的,她太熟稔了,这一枝花以及花籽,假令搁放在前世的话, 肯定是严打严抓之物, 它让无数人走上了歧路,走上了万劫不复,但在今下, 温廷安发现,夕食庵烹煮馔膳, 为了教食物的香气更胜人间,为了招引广大的食客,居然不惜使用罂-粟此物。
原来周家磅在愆书上说得没错,夕食庵内,掌司庖厨之事的师傅,果真是投下了蛊毒,只不过,这种蛊毒并不是俗世所认知的蛊,而是一种植物。
难怪了,白昼喝广府早茶之时,比及他们食下那一碗姜丝笋片米饭之时,温廷安就觉得,这等口感,好吃得简直教人落泪盈眶,教人无法停下拒绝这个动作,吃下第一口,就还想吃下第二口。
在那时,她的眼前,甚至是出现了接踵而至的幻象,看到了各般各样美好且温馨的事物,以至于她庶几以为这幻象,是真实存在的,而她此前所处的人间世,只不过她的幻象而已。
这一种毒物,最显著的特质,便是使人催生出强烈的幻觉,这也能明白,为何温廷安造谒夕食庵,所碰到的那些食客,他们之所以会出现痴醉呆滞的面目了。
因为过于深信这幻象,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当幻觉消弭之时,人的感觉,如若堕入阿鼻地狱,一种庞大的茫然虚无之感,攫住了身体,身体会发出渴盼的信号,一种继续食下毒物的信号,这般一来,幻象就能继续持续下去,人就能永远栖息于潜意识编织的美好梦境里,不复出焉。
这也不难理解,郝容为何要冒着僭越广府老爷的巨大风险,窃自写下一封折子,用急脚递载送至洛阳大理寺。
此前,温廷安一直在深究郝容的话中玄机,到底为何不能在岭南借粮,目下,温廷安终于缕清了此中关窍。
夕食庵的诸般珍馔,居然是由致幻毒物烹制出来的,那么,黄埔米,会不会也是同罂-粟嫁接在一起合种的呢?
假定真是如此,那委实教人不寒而栗!
难怪郝容会在折子之中,反复强调一桩事体——
「千万不能寻岭南借粮!」
这种掺杂精神剧毒的粮食,真正传入民间、再借去北地赈灾的话,那后果,根本就是真真不堪设想!
不过,这种毒物不应当会,超前地出现于大邺这个朝代,它居然真的出现了,简直教温廷安颇感匪夷所思。
周、吕、杨三人,并不知晓此种毒花是致幻之物,就连阅遍《本草纲目》的刘大夫,也只对这种毒花一知半解,但不知悉它有明显的致幻的效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