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他长兄(穿书) 第137节(2 / 4)
来至温廷猷的院子,空气之中,弥漫着清郁干涩的中草药气息,温廷猷正半坐在簟竹藤编的方榻上,显然是刚服过药,苍青色的嘴唇,微微张开,流下了深棕色的口涎,都是药液,打湿了他身上的袍裾和枕褥。
目下替他更衣的,是赫然是陶一,他一晌执起布条,将温廷猷的衣襟擦拭干净,一晌拿出一席干净的衣衫来,耐心熨帖的给他换上。
陶一是个流亡在江野之中的孤儿,原是拜贺先为师傅,跟他一同学习陶艺制瓷的技艺,已经有三个年头,再学两年,刚好能满师,怎奈天有不测之风云,师傅倏然遭了害,陶一无家可归,最近收养在温家,可以这么说,陶一这个孩子,一直在等温廷安,等着她给他一个交代。
见着两人来了,陶一最后为温廷猷系上腰绔,且对他温声说:“猷哥儿,你的两位兄长来看你了。”
温廷猷如一位入定的僧侣,眸睑僵滞地半睁着,眼瞳空洞且涣散,视线游离,毫无聚焦,俨然在凝视着虚空,神态是支离破碎的,丝毫不见矜喜。见到两位有血亲关系的至亲,他无动于衷,仿佛不曾真正看见,甚至,他也听不到陶一的话辞,更不曾感知切身地到周遭环境的变化。
温廷猷,仍旧沉陷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也不妨这样说,他依然被深深困在了潜意识所编织的幻境之中,进退维谷,难以出焉。
温廷安就像是昨夜的板桥上所做的那般,一遍又一遍地呼唤,轻唤他很多次,也扶住他的肩膊,轻轻地晃了晃,虽然温廷猷的身体是清醒的,但她发现,他就像是晃不醒的人,任凭她和温廷舜如何唤他,他始终散着视线,松塌着眼睑,没有应。
甚至,温廷猷的身体是很排斥他们的触碰的,整个人的皮肤难以自抑地抽搐在一起。
温廷安唤了刘大夫来,问温廷猷是什么情状。
刘大夫低低地喟叹一声,沉凝地道:“从昨夜救回来开始,四少爷感染了风寒,病情还较为严峻,他目眩、头昏、畏寒、畏光,通身乏力,也缺乏寻常人该有的感知,甚至也无法言说……
“老夫算是力挽狂澜,将四少爷从鬼门关里拉回来,但至于他何时能清醒,变回一个寻常人,就得看他的造化了。”
“要是造化好些,这七日之内,他便能恢复神智,假令造化差些的话——”
余下的话,悉数泯灭在了刘大夫的一声叹息之中,温廷安眸瞳僵了一僵,心脏起了褶皱,整个人皆是揪紧了起来:“造化差些的话,会当如何?”
在长达晌久的缄默后,刘大夫道:“那四少爷的后半生,很可能就是这般样子了。”
“——毕竟,他吸食罂.粟的量,是寻常人的十倍以上,要是寻常人吸食,估摸着早就过身了,四少爷还能捱至今刻,姑且是奇迹了。”
过身,是一句广州白,谓之过逝的意思。
刘大夫的嗓音苍老,音色平和,声势却如同万钧惊雷,教整座内室一时陷入死水一般的深寂之中。
……若是温廷猷没有病愈,后半生就像是这般行相了。搁放在前世,即是一具植物人。
温廷安大脑嗡嗡作响,心里陡地一空,通身泛着轻颤,温廷舜在她身后撑持住了她,道:“今日才是第一日,余剩六日,我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
少年的嗓音如磨砂似的,轻拢慢捻地碾磨于温廷安的心上,他的话辞天然有安抚人心的力量,让她忐忑难安的心,一时悠缓地沉定了下来。
温廷安抓住温廷舜的胳膊,温廷舜深深地反握住她,以益发温实的力道,牵握住她,同时,他也同刘大夫相询道:“这六日,我们能做些什么?有什么方子,是对温廷猷的病情所有助益的?”
刘大夫忖度了一番,正色地道:“都说精诚所至,铁树都能开花,要唤醒四少爷,就得靠一腔诚意与毅力,你们几位少爷,每日各花一个时辰,轮流同他说话,说些他中意听的事,或者说他在意的事,力图唤醒他迷失在潜意识当中的神智,指不定你们的诚心能打动上苍,上苍便教他真正醒转过来,也不一定。”
温廷安闻罢,与温廷舜相视一眼,刘大夫不能保证这种『与失智之人交谈』的法子一定能够凑效,但却是他们目下唯一能够做的事情了。
刘大夫所捣磨而出的解药,只能救治温廷猷的性命,却无法让他恢复清醒,若是想教他恢复,必须依托精神治疗法了。
这全然就是一场博弈,是与时阴赛跑,是同上苍要人。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温廷安与温廷舜,先后同温廷猷说话。
温廷安拿出温廷猷所画的作品,一幅一幅地在他面前展示,跟他说,这是他所绘摹的作品,比洛阳城画学院的所有的生员,画得都要好。
温廷舜则是跟他历数在崇国公府时期的共同记忆。
然而,两个时辰下来,两人说得几近于口干舌燥,收效甚微。
温廷猷的病情丝毫没有好转的趋向。 ↑返回顶部↑
目下替他更衣的,是赫然是陶一,他一晌执起布条,将温廷猷的衣襟擦拭干净,一晌拿出一席干净的衣衫来,耐心熨帖的给他换上。
陶一是个流亡在江野之中的孤儿,原是拜贺先为师傅,跟他一同学习陶艺制瓷的技艺,已经有三个年头,再学两年,刚好能满师,怎奈天有不测之风云,师傅倏然遭了害,陶一无家可归,最近收养在温家,可以这么说,陶一这个孩子,一直在等温廷安,等着她给他一个交代。
见着两人来了,陶一最后为温廷猷系上腰绔,且对他温声说:“猷哥儿,你的两位兄长来看你了。”
温廷猷如一位入定的僧侣,眸睑僵滞地半睁着,眼瞳空洞且涣散,视线游离,毫无聚焦,俨然在凝视着虚空,神态是支离破碎的,丝毫不见矜喜。见到两位有血亲关系的至亲,他无动于衷,仿佛不曾真正看见,甚至,他也听不到陶一的话辞,更不曾感知切身地到周遭环境的变化。
温廷猷,仍旧沉陷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也不妨这样说,他依然被深深困在了潜意识所编织的幻境之中,进退维谷,难以出焉。
温廷安就像是昨夜的板桥上所做的那般,一遍又一遍地呼唤,轻唤他很多次,也扶住他的肩膊,轻轻地晃了晃,虽然温廷猷的身体是清醒的,但她发现,他就像是晃不醒的人,任凭她和温廷舜如何唤他,他始终散着视线,松塌着眼睑,没有应。
甚至,温廷猷的身体是很排斥他们的触碰的,整个人的皮肤难以自抑地抽搐在一起。
温廷安唤了刘大夫来,问温廷猷是什么情状。
刘大夫低低地喟叹一声,沉凝地道:“从昨夜救回来开始,四少爷感染了风寒,病情还较为严峻,他目眩、头昏、畏寒、畏光,通身乏力,也缺乏寻常人该有的感知,甚至也无法言说……
“老夫算是力挽狂澜,将四少爷从鬼门关里拉回来,但至于他何时能清醒,变回一个寻常人,就得看他的造化了。”
“要是造化好些,这七日之内,他便能恢复神智,假令造化差些的话——”
余下的话,悉数泯灭在了刘大夫的一声叹息之中,温廷安眸瞳僵了一僵,心脏起了褶皱,整个人皆是揪紧了起来:“造化差些的话,会当如何?”
在长达晌久的缄默后,刘大夫道:“那四少爷的后半生,很可能就是这般样子了。”
“——毕竟,他吸食罂.粟的量,是寻常人的十倍以上,要是寻常人吸食,估摸着早就过身了,四少爷还能捱至今刻,姑且是奇迹了。”
过身,是一句广州白,谓之过逝的意思。
刘大夫的嗓音苍老,音色平和,声势却如同万钧惊雷,教整座内室一时陷入死水一般的深寂之中。
……若是温廷猷没有病愈,后半生就像是这般行相了。搁放在前世,即是一具植物人。
温廷安大脑嗡嗡作响,心里陡地一空,通身泛着轻颤,温廷舜在她身后撑持住了她,道:“今日才是第一日,余剩六日,我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
少年的嗓音如磨砂似的,轻拢慢捻地碾磨于温廷安的心上,他的话辞天然有安抚人心的力量,让她忐忑难安的心,一时悠缓地沉定了下来。
温廷安抓住温廷舜的胳膊,温廷舜深深地反握住她,以益发温实的力道,牵握住她,同时,他也同刘大夫相询道:“这六日,我们能做些什么?有什么方子,是对温廷猷的病情所有助益的?”
刘大夫忖度了一番,正色地道:“都说精诚所至,铁树都能开花,要唤醒四少爷,就得靠一腔诚意与毅力,你们几位少爷,每日各花一个时辰,轮流同他说话,说些他中意听的事,或者说他在意的事,力图唤醒他迷失在潜意识当中的神智,指不定你们的诚心能打动上苍,上苍便教他真正醒转过来,也不一定。”
温廷安闻罢,与温廷舜相视一眼,刘大夫不能保证这种『与失智之人交谈』的法子一定能够凑效,但却是他们目下唯一能够做的事情了。
刘大夫所捣磨而出的解药,只能救治温廷猷的性命,却无法让他恢复清醒,若是想教他恢复,必须依托精神治疗法了。
这全然就是一场博弈,是与时阴赛跑,是同上苍要人。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温廷安与温廷舜,先后同温廷猷说话。
温廷安拿出温廷猷所画的作品,一幅一幅地在他面前展示,跟他说,这是他所绘摹的作品,比洛阳城画学院的所有的生员,画得都要好。
温廷舜则是跟他历数在崇国公府时期的共同记忆。
然而,两个时辰下来,两人说得几近于口干舌燥,收效甚微。
温廷猷的病情丝毫没有好转的趋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