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他长兄(穿书) 第149节(2 / 4)
温廷安顿觉大囧,温廷舜许是也有些腆然了,原是相互牵握了好一会儿的手,适时松了开去。
晌久,温善晋才道:“其实,你们俩的身份曝光,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因为这是早晚会生发的事。”
温善晋说着,沉吟了一会儿,且道:“不过,我委实没有料知到,你们二人的身份,会这般快地被发现。”
温廷安道:“父亲主要是指温廷舜罢?”
温善晋点了点首,抿唇笑了下,道:“是,安姐儿被发现是女娇娥,其实我并不如何讶异,纵使教老太爷发现了,教温家人发现了,他们也自不可能再追责你,因为你已经取得了隶属于自己的政绩,大理寺少卿这一身份,以及你所勘破的各桩大案,是你的护城河,任何人皆是撼动不得,故此,你隐瞒了自己的性别身份,温家人可能有些愠气,但也不可能真正去责咎于你。”
温青松的反应、温家人的反应,竟是皆被温善晋推揣了个八.九不离十。
“仅不过,我很好奇,廷舜是如何被发现身份的?”温善晋话锋一转,好整以暇地转眸,望向了静伫在一旁的青年。
这也勿怪温善晋会好奇。
毕竟,假若卧薪尝胆的能力,亦是能够排资论位,温廷舜绝对是连中三元的水准,他可以在崇国公府蛰伏这般久,不教温青松、长贵以及温善豫、温善鲁他们起疑,这意味着他擅于潜伏、隐藏。
是以,温善晋无论如何都无法预想,温廷舜竟是会被温家人发现了身份。
这有些教他颇感匪夷所思。
在他的认知当中,除非温廷舜刻意展露出一丝蛛丝马迹,教人觉察,否则的话,他绝不可能教人觉察出一丝一毫的端倪。
正思忖之间,只听青年淡声回禀道:“不实相瞒,我同温家人坦诚了,说我本姓谢,单字讳玺,是大晋亡朝的遗孤。”
青年的嗓音,俨若沉金冷玉,在陋室内震荡出了不少气流与痕迹。
他的话辞,又俨若深山古刹当中的一阵暮鼓之声,空旷而雅炼,宁谧而沉笃,字句之间,带着豁朗洒脱的少年意气,以及一腔罕见的偏执孤勇。
这是在以前的他身上很罕见的事。
至少,在温善晋看来,以他对温廷舜的认知,主动坦诚身份,这一桩事体,委实是太过于鲁莽和冲动,并没有一如既往的理智。
温廷舜言罄的时候,下意识攥握紧了温廷舜的手,两人的手指,在昏晦黯淡的光影之中,指缝抵紧,偎牵相扣。这厢,晌晴的日色从围龙屋的漆色檐角,背后偏略地斜射过来,光影在两人相牵的手上,轻盈地跃动弹跳了一下,继而髹染上一层极淡的鎏色金箔,光影剥离了两人的实质上,仅是余下了一片流畅、写实而轻盈的轮廓。
睹至此状,温善晋一切俱是看明白了,他在心中确证了某些事情。
他执起茶盏,寥寥然地浅酌下一口清茗,缓了好一会儿,眸心聚拢了起来,细细地凝视温廷舜,淡声问道:“你坦诚身份,怕是想要光明磊落地同安姐儿在一起,是也不是?”
温廷舜不避不让地直视回去,算是应承此事:“我晓得此事,在您看来确乎是有些鲁莽了,亦是未提前同您说,今次贸然叨扰,您心中也可能有些计较,这是我的失职之处,下次来谒,必会提前差人去信予您。”
“但今下的话——”温廷舜话语机锋一转,“暌违大半年,我见着了她,心中不由生出急灼之意,意欲得到温家人的认可与接纳,我亦是,更不想教她受了委屈。”
这个『她』,不曾指名道姓,但温善晋用手指想都想得出来,肯定是指温廷安。
温善晋浅啜了半盏茶,又给他们和自己续上了茶水,他指腹轻轻叩击在茶案上,偏眸看向了温廷安,道:“安姐儿,温老太爷应当是没有同意他罢?”
一语成谶了属于是。
温善晋果真是料事如神。
温廷安点了点首,指腹在鬓角下的眉心揉了揉,道:“温老太爷确乎没有答应他,但也没有峻拒,最后是吩咐我们,着手彻查好手头上的案子——”
“尤其是岭南借粮一案,毕竟北地正闹饥荒之灾,情势迫在眉睫,几近于刻不容缓,我们当务之急,是需要筹集空缺下来的两万斤粮米。”
“廷舜确乎是急了些,一切都可以慢慢来。”温善晋笑了笑,继而听到筹集两万斤米粮一事,笑色渐从面上隐失,取而代之地是一片凝滞之色,“筹集空缺两万斤粮米,这是怎的回事?”
温善晋道:“据我听闻,广州府不是早就同十三粮行打好了交道,筹集好了三万斤粮米么?怎的如今又有空缺了?” ↑返回顶部↑
晌久,温善晋才道:“其实,你们俩的身份曝光,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因为这是早晚会生发的事。”
温善晋说着,沉吟了一会儿,且道:“不过,我委实没有料知到,你们二人的身份,会这般快地被发现。”
温廷安道:“父亲主要是指温廷舜罢?”
温善晋点了点首,抿唇笑了下,道:“是,安姐儿被发现是女娇娥,其实我并不如何讶异,纵使教老太爷发现了,教温家人发现了,他们也自不可能再追责你,因为你已经取得了隶属于自己的政绩,大理寺少卿这一身份,以及你所勘破的各桩大案,是你的护城河,任何人皆是撼动不得,故此,你隐瞒了自己的性别身份,温家人可能有些愠气,但也不可能真正去责咎于你。”
温青松的反应、温家人的反应,竟是皆被温善晋推揣了个八.九不离十。
“仅不过,我很好奇,廷舜是如何被发现身份的?”温善晋话锋一转,好整以暇地转眸,望向了静伫在一旁的青年。
这也勿怪温善晋会好奇。
毕竟,假若卧薪尝胆的能力,亦是能够排资论位,温廷舜绝对是连中三元的水准,他可以在崇国公府蛰伏这般久,不教温青松、长贵以及温善豫、温善鲁他们起疑,这意味着他擅于潜伏、隐藏。
是以,温善晋无论如何都无法预想,温廷舜竟是会被温家人发现了身份。
这有些教他颇感匪夷所思。
在他的认知当中,除非温廷舜刻意展露出一丝蛛丝马迹,教人觉察,否则的话,他绝不可能教人觉察出一丝一毫的端倪。
正思忖之间,只听青年淡声回禀道:“不实相瞒,我同温家人坦诚了,说我本姓谢,单字讳玺,是大晋亡朝的遗孤。”
青年的嗓音,俨若沉金冷玉,在陋室内震荡出了不少气流与痕迹。
他的话辞,又俨若深山古刹当中的一阵暮鼓之声,空旷而雅炼,宁谧而沉笃,字句之间,带着豁朗洒脱的少年意气,以及一腔罕见的偏执孤勇。
这是在以前的他身上很罕见的事。
至少,在温善晋看来,以他对温廷舜的认知,主动坦诚身份,这一桩事体,委实是太过于鲁莽和冲动,并没有一如既往的理智。
温廷舜言罄的时候,下意识攥握紧了温廷舜的手,两人的手指,在昏晦黯淡的光影之中,指缝抵紧,偎牵相扣。这厢,晌晴的日色从围龙屋的漆色檐角,背后偏略地斜射过来,光影在两人相牵的手上,轻盈地跃动弹跳了一下,继而髹染上一层极淡的鎏色金箔,光影剥离了两人的实质上,仅是余下了一片流畅、写实而轻盈的轮廓。
睹至此状,温善晋一切俱是看明白了,他在心中确证了某些事情。
他执起茶盏,寥寥然地浅酌下一口清茗,缓了好一会儿,眸心聚拢了起来,细细地凝视温廷舜,淡声问道:“你坦诚身份,怕是想要光明磊落地同安姐儿在一起,是也不是?”
温廷舜不避不让地直视回去,算是应承此事:“我晓得此事,在您看来确乎是有些鲁莽了,亦是未提前同您说,今次贸然叨扰,您心中也可能有些计较,这是我的失职之处,下次来谒,必会提前差人去信予您。”
“但今下的话——”温廷舜话语机锋一转,“暌违大半年,我见着了她,心中不由生出急灼之意,意欲得到温家人的认可与接纳,我亦是,更不想教她受了委屈。”
这个『她』,不曾指名道姓,但温善晋用手指想都想得出来,肯定是指温廷安。
温善晋浅啜了半盏茶,又给他们和自己续上了茶水,他指腹轻轻叩击在茶案上,偏眸看向了温廷安,道:“安姐儿,温老太爷应当是没有同意他罢?”
一语成谶了属于是。
温善晋果真是料事如神。
温廷安点了点首,指腹在鬓角下的眉心揉了揉,道:“温老太爷确乎没有答应他,但也没有峻拒,最后是吩咐我们,着手彻查好手头上的案子——”
“尤其是岭南借粮一案,毕竟北地正闹饥荒之灾,情势迫在眉睫,几近于刻不容缓,我们当务之急,是需要筹集空缺下来的两万斤粮米。”
“廷舜确乎是急了些,一切都可以慢慢来。”温善晋笑了笑,继而听到筹集两万斤米粮一事,笑色渐从面上隐失,取而代之地是一片凝滞之色,“筹集空缺两万斤粮米,这是怎的回事?”
温善晋道:“据我听闻,广州府不是早就同十三粮行打好了交道,筹集好了三万斤粮米么?怎的如今又有空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