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精神头这方面没得说,从头到尾都似骄阳,眉带喜,话带忧,含悦含愁。
  沈觉夏站起身,抿着笑打招呼:“好久不见,主任您好。”
  对方还记得她,她应该诧异,但这样也说明今天的工作大概率会进展的很顺利。
  “不用客气,我收到了京华视野新闻社的申请。”安娜洛在主位落座。
  而在对方入座后,寒暄结束了,那话题也应该慢慢引上正轨,这样的交流方式双方都不会很累。
  沈觉夏将自己准备好的材料交给安娜洛,关季这次主题专栏也要遵循国际新闻业的规定,她连保证书都写好了。
  “如果走流程的话,需要传给总部,一个月的时间。”安娜洛认真翻看着。
  “报道条件写的很清楚,但之前京华视野提交的专栏并不是这一项,当时我记得是做战地内容拍摄,怎么想到临时突然转变主题?”
  安娜洛的手指停在第二页,没再继续往下翻看。眼皮一抬顺势唇角微弯看她。
  这个眼神不带敌意,话语也不强硬,但偏偏被威慑力染了三分,临时转变主题重新走流程,又是在战地的确会很麻烦。
  怎么回答是个聪明的方式,沈觉夏在新闻社见过各种妖魔鬼怪,还是头一次在沉默了几秒。
  她说:“从塔和里那次的冲突开始深入了解了战地后方的医疗环境,以及援外的医生。”
  安娜洛眉头轻挑示意她继续说。
  “其实全球的医疗援助问题一直是新闻社关注的重点,之前的拍摄工作放在了冲突地区,京华医疗队此次援外一共三十二人,两年前北国援外的国人医生二十八,她们在全球医疗援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安娜洛端起水杯认真地听她说,在沈觉夏话语顿下后,接话道:“后方医院安全性相对会高一点,但随时也会有突发情况,新闻社对季前往战地的记者、摄影师都会提前培训,申请书写得不错。”
  沈觉夏怎么听不出来她的言外之意,中文能熟到这番咬文嚼字,也是很厉害的。
  意思明确,她省去了培训环节,不符合规定。总而言之她说的话说服力不够。
  “这个转变并非突发,从西城医院燃料缺失,到塔和里战地医院紧缺麻药,生缝的感觉并不太好。”沈觉夏自嘲式笑了笑。
  说到这里,安娜洛似乎来了兴趣,手里的杯子放下了。
  “我受过伤,也见过京华医生一天连做好几台手术,她们也是在极端环境下展现出的专业能力和人道主义精神,我认为这是值得关注的故事。”
  沈觉夏没有太大的把握说服安娜洛,她转变主题也并非是从那时候开始才有的想法。
  她到了摩利泇这么久,在战地医院穿梭过,也在战壕拍摄过医生救援。
  安娜洛皱了皱眉毛:“受伤是怎么回事?生缝又怎么说?”
  “说来话长,我留在塔和里,也是因为这个。”
  算起来如果不是因为受伤,此时她应该在国内。
  安娜洛问:“你受过专训?”
  她还在看沈觉夏的资料,脸上的笑是随着说话的幅度而动。
  沈觉夏应下,随后说:“也是因为这段经历,我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到,当下的医疗援助远远不够。”
  “所以你的报道中是希望突显全球医疗问题?”安娜洛再次问到了同样的问题。
  沈觉夏说:“向观众展现她们在全球卫生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这个故事不仅是对医疗援助工作者的致敬,也是一个机会呼吁更多人关注全球卫生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