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父亲的死(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平之:“我知道你现在脑海中有无数个负面的想法, 人在悲痛的时候总是这般,比如我现在,也没从妻子去世的打击中回过神。起初的那两天,我恨不得毁了世界,等着七八天以后又想,要不要和这个世界和解?乱七八糟的念头一个接着一个的往出涌,反正无论是哪个都没信就是了。人在这个时候,不能相信的就是大脑。”
  阎良花耸了耸肩膀:“你说的很对,但是你提前剧透让我失去了体验感,以及诉说痛苦的舒服。”
  陈平之意识到自己可能操作失误,干脆的岔开话:“我们还是说点正常,且严肃的吧,我这里的信息不多,你自己判断,更多的等白不厌来说吧。”
  “说来听听。”
  陈平之没谦虚,他的确只知道极少部分的内情,但哪怕只是着一点点,都让阎良花难以接受。
  贪污受贿,一点新鲜的东西都没有。战士们保家卫国,却吃不到纯正的粮。战士们上战场,却没有趁手的兵器,一切的缺失只为两个字,贪污。
  她说:“你的确只有一小部分,但我好像猜到了大部分,这是一个完全不新鲜的故事。”
  陈平之:“但是仇人名单,我想只有各个调查部门才有。白不厌本身就是兵部侍郎,在加上和大理寺卿关系亲密,一定可以拿到你想要的名单。”
  阎良花冷漠的说:“我觉得整个长安城的官员都逃不掉。”
  陈平之认同:“这就是为什么我对科举那么感兴趣,官员如果成家族式,那么根本找不到干净的手。”
  阎良花:“我现在什么都不感兴趣,只有一个想法,垃圾国家亡国吧。”
  “不和我一起试试改变吗?”陈平之却还放不下这个国家,他和阎良花不一样,他自有声张在这有着极强的归属感,所以觉得不对后的一个反应就是,想办法改变。
  阎良花单手撑着脸颊:“秦孝公通过变法使秦国国力跃于各国之首,商鞅功不可没。但他由于执法严厉,得罪了不少人物。秦孝公死后,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告发他’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施以’车裂’之刑。一代名臣,竟落得如此下场,真惨。”
  陈平之翻白眼:“你盼我点好吧。”
  阎良花叹了口气:“我或许真的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思考,脑子里都是些愤世嫉俗的想法。我的愤怒可能不是真的情绪,真正想要的,是想要见见我父亲。”
  陈平之又给她到了一杯茶,说:“哪一日吊唁,我登门拜访。”
  “明日吧。”
  霍府低调的带孝,大家尽量不出门,省着碍到谁的眼。就连白灯笼也只挂在内而不挂在外,和霍府关系十分亲密的人家才会悄悄的祭奠一番。
  比如陈平之便前来上香,拜了衣冠冢,又安抚了霍家的一众人一番,末了和阎良花打了声招呼离开。
  沈家派出的是沈浮如,青年越发沉稳,表达了哀思:“我一直很敬佩阎伯伯,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他一样保家卫国。”
  霍家人站了一排,感激前来吊唁的每一个人。
  霍清渺一身孝服,什么旖旎的心思都没有,呆呆木木的。
  沈浮如反而觉得她可怜,安慰了好几句:“逝者已逝,活着的人千万要保重自己,你的人生路还没长远呢。”
  霍清渺胡乱的“嗯”了一声,低下头去。
  沈浮如又和霍音说:“你的事情怕是有些麻烦,陛下亲自下令暂时取缔你的官职,剩下的等太子收复虎头关再说吧。”
  霍音苦笑:“我被关在皇宫那些日子吓坏了,也不敢在入朝,先避避风头也好。”
  沈浮如点头表示支持。
  前来吊唁的,几乎都是年轻一代。沈浮如,陈平之,冼国公弟弟赵庄,只有结亲的柳家来了老爷,慰问一番,唏嘘两句。
  这也代表着霍家失势,在没有一个新的领头羊出现之前,都要陷入低谷。
  长安的局势本就是瞬息万变,霍府的沉寂还牵扯着儿女婚事。南安太妃那样中意霍清渺,还是让南安王登门要回交换的定情信物,撇开危险的关系,是长安生活准则之一。霍姨母给霍晏相看的几个女子家中也都没了消息,势利眼的令人心寒。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