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北端(2 / 3)
安平:“难怪听您的声音,有些微妙的不同。”
郭先生说:“公主殿下,我要暂时离开皇城,前往南楚一趟。我刚刚为自己占卜,发现我的一个徒弟就在南楚。”
安平有些意外,但反应的很快:“郭先生是要去南楚,单独行动外边恐怕不安全,不如跟随使团一起去。”
郭先生直接拒绝:“我要自己去找,如果找到的时间短,且使团还在南楚京都,倒是可以一同返回北端。”说罢,转身离开。
没有人为他无理的态度而生气,因为郭先生的地位在整个北端有着超乎寻常,他是这个国家的国师,就连皇帝公主都要称呼为一声先生。
安平想着郭先生会抵达南楚,眼神闪烁了一下,指着地图:“这几块地本宫都要,这次前去和谈,一步都不退。”
她要的是南楚最紧要的几个地方,南楚未必会割舍。
北端这边非常清楚,他们这一次只是占了郭先生的便宜,如今郭先生已经收手,他们再打未必能够胜。
然而谈判讲究的就是一个心理战,尤其北端这边还占了上风,一定要狮子大开口狠捞一笔,这才对得起那些死去的将士。
更何况郭先生亲临,无论如何都不会看着北端吃亏。
北端皇宫后宫处,为处于西殿广寒宫。
东西被噼里啪啦摔了一地,一个容貌娇嫩的女子气势汹汹,宫女们拦都拦不住。
美妆妇人就坐在旁边,冷声道:“现在发脾气有什么用?这皇宫早就是安平的皇宫,她让你去和亲,你就没第二条路。云清,收拾收拾,启程吧。”
杜云清不甘心的握拳头:“父皇太糊涂,我才是弟弟的血亲,您是弟弟的生母,怎么能……怎么能让她去做摄政公主。”
“她是谁?她是你姑姑,你看看她执掌朝政后雷厉风行干的那几样事儿,应该明白,父亲没少教她。”宫装妇人揉了揉眉心,丈夫到最后信的居然不是自己,这让她难以接受,然而局面就摆在这。
安平就是坐稳了摄政公主的位置,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北端并不讲究出身,太后也不过是个普通的泥瓦匠家的女儿,她如今要做的就是抱好儿子,嫁出女儿。
云清难以接受的低声说:“父皇为什么不相信我?她可以的,我也行。”
太后:“你父皇教你读过书,手把手教你写过字,把你叫到跟前来对答过问题,我听过好几次,听得不太懂。但我看得懂你父亲的眼神。他一直皱着眉毛,一直都没办法信任你。”
云清回忆着过去种种,父皇时常抱着她遗憾,她不是个儿子。她已经十五,是惠帝最年长的孩子,能够帮着分担压力。
她那时根本不爱听这种话,甚至赌气避着父亲。
现在想想,惠帝只是要一个继承人而已。
他年岁长的儿子,八岁十岁夭折了两个,最大的儿子只有四岁,一个懵懂,不知能否长大的幼苗。
“和南楚联姻,是早之前定下的,你是除了她以外,唯一成年的公主。你必须要出嫁,谁都改变不了。”
“……”云清咬了咬下唇:“嫁就嫁。”
太后握着女儿的手,一字一句的说:“女人都是要出嫁的,娘搂着你弟弟不踏实,他是皇帝走不了,你能走。我每天晚上在皇宫里都睡不着觉,你离远点儿了,兴许能睡得踏实一些。”
端国的皇帝近几代都短命,摄政公主总比摄政王好。
太后作为一个成熟的女性,还是懂这道理的。
她就像是无根的浮萍,无处可依,心中惶惶,想要尽力保住自己儿子。至于其他的,她帮不上忙也顾不住。
云清抱着她大哭一场,哭自己,哭父皇,哭母后,哭弟弟,将大家的未来都忐忑了一遍,擦干了眼泪,开始接下来的路。 ↑返回顶部↑
郭先生说:“公主殿下,我要暂时离开皇城,前往南楚一趟。我刚刚为自己占卜,发现我的一个徒弟就在南楚。”
安平有些意外,但反应的很快:“郭先生是要去南楚,单独行动外边恐怕不安全,不如跟随使团一起去。”
郭先生直接拒绝:“我要自己去找,如果找到的时间短,且使团还在南楚京都,倒是可以一同返回北端。”说罢,转身离开。
没有人为他无理的态度而生气,因为郭先生的地位在整个北端有着超乎寻常,他是这个国家的国师,就连皇帝公主都要称呼为一声先生。
安平想着郭先生会抵达南楚,眼神闪烁了一下,指着地图:“这几块地本宫都要,这次前去和谈,一步都不退。”
她要的是南楚最紧要的几个地方,南楚未必会割舍。
北端这边非常清楚,他们这一次只是占了郭先生的便宜,如今郭先生已经收手,他们再打未必能够胜。
然而谈判讲究的就是一个心理战,尤其北端这边还占了上风,一定要狮子大开口狠捞一笔,这才对得起那些死去的将士。
更何况郭先生亲临,无论如何都不会看着北端吃亏。
北端皇宫后宫处,为处于西殿广寒宫。
东西被噼里啪啦摔了一地,一个容貌娇嫩的女子气势汹汹,宫女们拦都拦不住。
美妆妇人就坐在旁边,冷声道:“现在发脾气有什么用?这皇宫早就是安平的皇宫,她让你去和亲,你就没第二条路。云清,收拾收拾,启程吧。”
杜云清不甘心的握拳头:“父皇太糊涂,我才是弟弟的血亲,您是弟弟的生母,怎么能……怎么能让她去做摄政公主。”
“她是谁?她是你姑姑,你看看她执掌朝政后雷厉风行干的那几样事儿,应该明白,父亲没少教她。”宫装妇人揉了揉眉心,丈夫到最后信的居然不是自己,这让她难以接受,然而局面就摆在这。
安平就是坐稳了摄政公主的位置,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北端并不讲究出身,太后也不过是个普通的泥瓦匠家的女儿,她如今要做的就是抱好儿子,嫁出女儿。
云清难以接受的低声说:“父皇为什么不相信我?她可以的,我也行。”
太后:“你父皇教你读过书,手把手教你写过字,把你叫到跟前来对答过问题,我听过好几次,听得不太懂。但我看得懂你父亲的眼神。他一直皱着眉毛,一直都没办法信任你。”
云清回忆着过去种种,父皇时常抱着她遗憾,她不是个儿子。她已经十五,是惠帝最年长的孩子,能够帮着分担压力。
她那时根本不爱听这种话,甚至赌气避着父亲。
现在想想,惠帝只是要一个继承人而已。
他年岁长的儿子,八岁十岁夭折了两个,最大的儿子只有四岁,一个懵懂,不知能否长大的幼苗。
“和南楚联姻,是早之前定下的,你是除了她以外,唯一成年的公主。你必须要出嫁,谁都改变不了。”
“……”云清咬了咬下唇:“嫁就嫁。”
太后握着女儿的手,一字一句的说:“女人都是要出嫁的,娘搂着你弟弟不踏实,他是皇帝走不了,你能走。我每天晚上在皇宫里都睡不着觉,你离远点儿了,兴许能睡得踏实一些。”
端国的皇帝近几代都短命,摄政公主总比摄政王好。
太后作为一个成熟的女性,还是懂这道理的。
她就像是无根的浮萍,无处可依,心中惶惶,想要尽力保住自己儿子。至于其他的,她帮不上忙也顾不住。
云清抱着她大哭一场,哭自己,哭父皇,哭母后,哭弟弟,将大家的未来都忐忑了一遍,擦干了眼泪,开始接下来的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