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邢高杰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我、我来……帮忙打下手。”
  他这会儿有点磨不开面子,已经看不出什么怨气了。
  南荼也没拒绝。她确实有点累,做虾饺又不能包一个,有个帮手更好。
  邢高杰开始切笋丁。
  一边围观的柯燕桦适时凑上来,请教了曲新荣一个她在厨艺上的困扰。
  曲新荣也仔细为她解释了。
  柯燕桦刚才故意慢吞吞的磨蹭,迟迟不离开比赛场地,就是想着能不能撞上几个专业评委,他们中可有好几个经验老道的名厨呢,逮到一个就是她赚了。
  虽然清楚大多数厨师都不愿意无私分享自己花费无数人力物力才总结出来的技巧,但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想学到真东西就得脸皮厚。柯燕桦硬着头皮上去了。
  没想到真的得到了解决方法!
  她喜不自胜。
  有她开头,厨房里另外几个选手也生出了勇气,纷纷围绕在几人周围,提出问题。
  一个厨师问无骨鲫鱼的拆法。
  曲新荣曾做过一道无骨鲫鱼粥,米粥在奶白色的鱼汤中翻滚至粒粒开花,鲜甜在热力中尽数沁入米粒深处。
  鲫鱼拆至一根毛刺也没有,切成鱼片摆放在一边,下锅涮过后配上调配好的蘸料,米粥涮过的鱼肉软嫩无比,吸收了鱼肉鲜味的米粥更是味美。
  做这道无骨鲫鱼粥最基础的,就得先把鱼骨去了。别的鱼还好说,鲫鱼光是身上横七竖八的细刺近百根,去刺的时候还不能把鱼戳烂了,否则鱼片不成形。不小心漏了一根毛刺,客人的体验就会大幅下降。这刀工一般的厨师都做不来,厨房机器人更难以胜任。
  曲新荣笑呵呵道:“这个高杰也擅长,让他来给你答疑解惑。”
  人就像弹簧,不能一直压着,适时松手才能弹得更高。也得让邢高杰找回点儿面子。
  邢高杰一边切肥肉丁随便侃侃而谈:“拆鱼要用一把薄刀,先去脊骨,再去肋骨,最后去除杂乱的肌间刺,直刀和斜刀交错着来,免得鱼片散碎。动手之前,先去学学生物,把鱼的结构摸清再下手。”
  “技巧是有,还有两个要素同样缺不了,一个是刀功基本功要硬,还有一个是心要静,宁心静气才能一气呵成。”
  问问题的厨师得了指点,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找条鱼来拆了。
  又有人问:“上汤汤色不够清怎么办?”
  汤色主要分三种,清汤、红汤和奶汤。上汤是清汤中的一个分支,除此之外还有高汤和顶汤。
  南荼问这人:“你的上汤臊过几次?”
  这个厨师答道:“臊过一次,用的是牛肉末。”汤色想要清澈,就要用肉末吸附汤中的杂质,肉沫捞出来,汤色自然极清。
  南荼说:“如果不追求极致,臊两次的上汤用在大多数菜肴中就足够了,一次用红臊,一次用白臊,前者是鸡腿肉末,后者是鸡脯肉末,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那大家就要追问一句了:“那如果极致的话呢?”
  南荼一边包着虾饺一边道:“上汤最多可以臊五次,再多没什么必要,还会适得其反。剩下三种臊子用牛肉末、猪肉末和鸡骨头渣。”
  好几个虚心听讲的厨师顿时表示长了见识。
  有问有答,一时间厨房里竟然很有学术交流的氛围。
  没有资历和身份之别,有问题就提出来,懂的人就解答,柯燕桦几个年轻厨师听得如痴如醉,时而点头赞同,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又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就像干涸的海绵一样汲取着知识的甘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