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75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波斯湾到南中国海,到处都存在奴隶贸易,阿拉伯人更是干这個的老手,其黑奴阉割技术已经练得炉火纯青。
  ……
  季风到来,罗舜卿返回杭州。
  路过福州外港时,他发现大量游艇子(疍民)聚在一起,扶老携幼带着小渔船登上军舰。
  “去问问什么情况。”罗舜卿对忠仆说。
  沿海省份的一切政策,都有可能意为着新的商机。
  船队靠岸,补给一些淡水。
  忠仆很快打听到消息:“澎湖海军招募游艇子,带他们去澎湖诸岛,还有澎湖诸岛对面的琉求(台湾岛)。”
  罗舜卿感慨道:“大明皇帝急于开疆拓土啊!可惜这里的生意,肯定被福建本地海商抢光了。”
  福建沿海的疍民,起源于隋初大起义。
  杨素率军杀到江南,起义军纷纷逃到福建,有许多遁入海上做了海盗,渐渐演变成海边那些疍户。
  隋朝还是不放心,一路追杀到琉求(台湾北部),抓了一万七千多台湾百姓回来。
  这些台湾俘虏,也被安置在福建沿海,并且跟之前的残存起义军合流。他们被统称为“游艇子”,在唐代获得身份,需要向官府纳税。
  罗舜卿在福州补给之后,继续返回杭州。
  澎湖海军指挥使杨幺,却是带着诸多疍民,直奔台北一带而去。
  那里正是流求国!
  其势力范围,在台北的淡水河流域,以及台湾北部沿海平原。
  他们从汉代就开始跟福建商业往来,宋代更是频繁交流,甚至还会购买福建出产的荔枝。
  舰队抵达新竹附近海岸,疍民们纷纷搬着家当下船。
  杨幺把这些游艇儿聚拢,训话道:“十年之内,你们不用缴纳赋税,商贾会定期运来货物。不要跟琉球人起冲突,我会划定一片区域,给你们在岸边建房安家。想继续住船上也可以,你们自己决定。多跟琉求百姓交流,最好能与他们通婚。”
  一群疍民静静听着,他们愿意迁徙至此,纯粹是奔着十年免税去的。
  杨幺继续说道:“你们平时不要散得太开,遇到毗舍耶海寇立即聚拢,拿起兵器跟他们打仗!立功者重重有赏,死后也有抚恤。我会留下一队军士,教你们怎样作战。现在发放兵甲!”
  全都是大明军队淘汰的装备,清一色皮甲,还有许多刀枪,甚至是有弓弩。
  “杨指挥,琉求国王来了。”随军商贾兼翻译说。
  杨幺把疍民们交给副将管理,自己则去见琉求国王。
  这个琉求国王,不但懂得基本礼仪,而且还有个汉名叫林秀。
  林秀抬手作揖,用蹩脚的福建方言说:“小王拜见将军!”
  杨幺听不懂,需要福建海商翻译。
  他仔细观察,发现此人的相貌,与福建人没啥区别。就是打扮很有意思,全身穿着麻布服装,一半胸膛袒露出来,项链是用铜钱串起来的。
  这里不以铜钱交易,大陆铜钱在琉求国属于装饰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