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75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传到李彦升这一代,希伯来语已经说不利索。
  但还认得希伯来文字,能读懂犹太《圣经》,并且不对外通婚。
  其实,底层的犹太人已经跟汉人通婚好几代了。实在是东京犹太人基数太小,早期很难完全内部婚配,只能与更穷困的汉人结婚。
  可通婚之后,多数后代还是信犹太教。
  这天是他们的安息日,按理说不能进行商业活动,但铁屑楼依旧在正常营业。
  入乡随俗嘛,有钱还能不赚?
  在铁屑楼的后院,一大群犹太人正在聚会,念经礼拜之后就商议怎么应对危机。
  听到儿子的喊声,李良罕叹息道:“这是我们的灾难日,但还有回转的余地。超过《大明律》规定的利息,我们都没写在契书上,朝廷或许能够轻罚。”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朝廷规定了最高借贷利率,实际放贷时可以绕开。
  即在合同上把利息写得低些,在朝廷规定的合法范围内,借出的时候则少给些钱。合同上,你借了我一百块,但我只给你六七十块。
  借贷者与放贷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官府平时很难处置。
  但这回却不一样啊。
  借钱的人太多,还集中在同一时间段,而且全特么血本无归了。
  不但铁屑楼被官差团团围住,就连整个犹太社区都被控制。
  铁屑楼里正在吃酒的顾客,非但没有被官差吓跑,反而兴冲冲跟去看热闹。
  一个官员踏入后院,呵斥道:“全部抓走!”
  就连普通的犹太人,如果手里有闲钱,也会低息借给犹太商人,而犹太商人则拿着钱去高息放贷。
  李良罕上前作揖:“这位相公,俺一向守法经营。所有借贷都有契书,而且利息没有超过朝廷限额。”
  官员冷笑:“你要不要再重读《大明律》?多借少给,罪加一等!这次状告你的人最多,涉案数额巨大,铁定要抄家流放。”
  这官员又扫视其他人:“你们也跑不了!能在这里聚会的,全都是铁屑富人,个个都参与放高利贷。就算够不上抄家流放,三到十倍的罚款也罚死伱们!”
  其实都不用罚款,只一个贷款合同作废,就能让这些人损失惨重。
  面对官差手里的刀枪棍棒,三十多个犹太人乖乖听话,垂头丧气的被押往开封法曹受审。
  借出高利贷的,不仅有犹太人。
  还有其他行业的大商贾,他们没有参与炒货,却趁着期货风潮借高利贷。本来以为屁事儿没有,肯定不会得罪太子,却没想到被搂草打兔子了。
  牢房里,哭喊叫冤声震天,他们是真觉得冤枉啊。
  虽然历朝历代都打击高利贷,但朝廷自己都不当回事儿,官吏根本不会真来处罚。
  就拿北宋来说,王安石变法搞出的市易务,最终直接变成官方高利贷。官府逼着商人来借钱,你手里有钱都必须借,不借你就别想做科配生意了。而且你越有钱,官府就越逼着你借钱,因为你肯定有还款能力。
  前朝的官府都放高利贷,凭啥现在咱商人就不行了?
  “吵什么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