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90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种情况,朱铭还真不清楚。
  历史上,蒙哥、忽必烈等人的生母,就是来自克烈部的景教徒。她病死之后,忽必烈亲自下令,在甘州的十字寺祭祀。
  在朱铭详细询问之下,马扩认真解答,很快就打消了皇帝的疑虑。
  景教是十字教的分支不假,但放在欧洲绝对属于异端。
  这一派的主张,竟然是把耶苏的神性和人性分开。非常世俗化,且已失去排他性,汉人甚至把景教称为波斯教。
  尤其是在吐鲁番地区,由于佛教徒和景教徒最多,两教的信众通婚已常态化。和尚与教士也友好来往,甚至互相吸收对方的教义……那场面朱铭难以想象。
  反而是摩尼教,在高昌回鹘的排他性最强。
  摩尼教的组织极为严密,并一度成为高昌回鹘的国教,在上流社会拥有着大量信徒。
  此时的吐鲁番,简直是宗教大熔炉。
  而耶律大石还想引入儒家,历史上他确实这么做了。直至丘处机云游西域时,发现中亚地区竟也有儒生,并且儒生的数量还不少,西辽对此的贡献功不可没。
  ……
  在东西方不同的史书里,萧查剌阿不有着不同的名字。
  比如统率大军逼降阿即思,把花剌子模收为西辽属国的额儿布斯,其实就是萧查剌阿不在中亚和西亚的称呼。
  他不但懂汉语、识汉字,而且还有些儒学造诣。
  从陕西一路来到洛阳,萧查剌阿不认真观察,发现大明境内安居乐业。他打算回去复命时,劝耶律大石彻底打消东征念头,今后老老实实在中亚发展最好。
  跟鸿胪寺官员接触数日,萧查剌阿不终于获得皇帝接见。
  “大辽臣子萧查剌阿不,拜见大明皇帝陛下,并代我大辽皇帝问陛下安!”萧查剌阿不端正作揖,口音是非常标准的北地汉语。
  朱铭微笑道:“也请代我问大石林牙安。赐座。”
  马扩就坐在旁边,拱手道:“萧兄,好久不见。”
  萧查剌阿不拱手回礼,颇为高兴说:“一别数年,今日得见故人,实在是平生之大喜事。”
  两人在那儿叙旧一番,朱铭也时不时客套几句。
  待萧查剌阿不喝了几盏酒,朱铭问道:“听说耶律大石建了一个西辽国?”
  “是大辽国西迁!”萧查剌阿不纠正道。
  朱铭也不争辩,笑着举杯:“英雄无论在哪里都是英雄,朕在洛阳遥敬耶律大石一杯。”
  “我代吾主,多谢陛下美意!”萧查剌阿不笑容满面,对朱铭观感极佳,觉得这位大明皇帝是真正的英主。
  又喝一杯,朱铭问道:“求取高僧与佛经,这个我能理解。耶律大石为何要求取儒士和儒经?”
  萧查剌阿不有一套说辞,那是耶律大石教他的:“陛下,不论是大辽还是大明,甚至还有之前的宋国,我们都属于炎黄族裔。可那西域却不同,非我族裔,其心必异啊。我大辽皇帝陛下,刚刚占领黑汗国的时候,还想着各族各教能够和平共处。可那里的教派实在顽固不化,必须要用儒家经典去长久教化。”
  朱铭突然就想明白了,耶律大石为何允许大明商贾通行无阻。
  这是为了增加西辽境内的汉人数量,吸引更多汉人商贾去西辽定居。
  萧查剌阿不继续说道:“我国陛下,打算提拔更多儒生做官。还要让儒生教化当地百姓,让西域之人也读圣贤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