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962节(2 / 4)
李仁孝、李仁礼二人,想帮都没法帮。因为那些家伙,是被打散了扔去地广人稀的州县,今后还能不能再见面都是一个未知数。
一个宗室满腹怨气道:“当初就不该投降。家产田产被没收了不说,连一个官也不给当,还要去偏僻之地开荒!我们可是宗室贵胄,难道真要像农夫一般耕地吗?这是明国皇帝在故意折辱……”
“慎言!”
李仁礼连忙冲过去,把那家伙的嘴巴给捂住。
另一个宗室冷笑:“你自是清贵了,却让我们慎言。你女儿嫁给皇帝做妃子,你还捞到一个翰林官,今后留在洛阳享清福就是。我们却要去开荒,一个二个都没碰过锄头,哪里种得出来粮食?恐怕五年之后,官府供给的钱粮一断,我们这些人全都要饿死!”
李仁礼是个要面子的,当即怒道:“我不做官便是,也去偏远州县开荒。宋国皇子都能种地谋生,难道我们就不可以?一边种地,一边读书,何其美哉,此谓耕读传家!”
此言一出,无人再说话。
虽然心里依旧不平衡,但毕竟这是皇帝安排的,跟李仁礼没有什么关系。
李仁孝打圆场道:“都是亲戚,皇帝赐了酒食,坐下来吃一顿离别宴吧。今日宴罢,也不知哪时还能再聚,何必再起争执伤感情呢?”
半下午时分,有官吏把酒食送来,众人坐了几桌吃饭喝酒。
吃着吃着,就有人痛哭流涕。
开荒啊,多么可怕的词汇。
他们连锄头怎么握都不知道,一想到下半辈子都得耕作为生,那感觉就像是在被凌迟处死。
直接一刀砍了还更干脆!
第979章 日渐丰富的大明娱乐生活
数日之后,李仁孝被带去开封。
朝廷赐给他的宅子,位于开封城中轴线的龙津桥南。
那里原本是邓洵武的宅子,邓洵武属于蔡京党羽,在徽宗年间做到了枢密使。
大明开国之后,此宅由于所处地段比较好,临街的两面被改造为店铺。一些店铺赏赐给功臣,一些店铺拍卖给商贾。
剩下的区域重修围墙,赏赐给开国勋贵做私宅。迁都之后,许多功臣的私宅,重新在洛阳赏赐,开封这边的宅院就被朝廷收回。
由此可见,朱家父子是真抠啊,赐宅子都不赐全乎的,硬生生切割出两排做店铺。
主要原因还是这宅子过大,而且建筑细节严重违制!
李仁孝对此宅颇为喜欢,虽然面积被改得很小,但其他方面都属于上乘。
从宅子的正门出去,街对面就是武庙。后门打开就是蔡河,这玩意儿还是河景房。
河对面在以前是西教坊司,一半被改为店铺,一半被改为印刷厂。那印刷厂在迁都前隶属于礼部,迁都后被拍卖给私人书商,隔着河流都能闻见油墨味道。
宅子东南方的街对面就更有意思,以前是国子监的校址,兼着太学的老校区。现在属于大明太学之开封校区,一部分外舍生在此读书,升学之后再跑去洛阳就读。太学旁边,还有一整条街的书店。
太学南边,是扩建之后的开封医学院,并附带开封熟药惠民局。
中医里的熟药,泛指加工炮制过的药材。
但从北宋兴起的熟药,却特指丸、膏、散、片等中成药。这玩意儿在宋代属于官方经营,并加上“惠民”两个字,大概可以理解为官方平价中成药店。
到了大明,变成半官半商。 ↑返回顶部↑
一个宗室满腹怨气道:“当初就不该投降。家产田产被没收了不说,连一个官也不给当,还要去偏僻之地开荒!我们可是宗室贵胄,难道真要像农夫一般耕地吗?这是明国皇帝在故意折辱……”
“慎言!”
李仁礼连忙冲过去,把那家伙的嘴巴给捂住。
另一个宗室冷笑:“你自是清贵了,却让我们慎言。你女儿嫁给皇帝做妃子,你还捞到一个翰林官,今后留在洛阳享清福就是。我们却要去开荒,一个二个都没碰过锄头,哪里种得出来粮食?恐怕五年之后,官府供给的钱粮一断,我们这些人全都要饿死!”
李仁礼是个要面子的,当即怒道:“我不做官便是,也去偏远州县开荒。宋国皇子都能种地谋生,难道我们就不可以?一边种地,一边读书,何其美哉,此谓耕读传家!”
此言一出,无人再说话。
虽然心里依旧不平衡,但毕竟这是皇帝安排的,跟李仁礼没有什么关系。
李仁孝打圆场道:“都是亲戚,皇帝赐了酒食,坐下来吃一顿离别宴吧。今日宴罢,也不知哪时还能再聚,何必再起争执伤感情呢?”
半下午时分,有官吏把酒食送来,众人坐了几桌吃饭喝酒。
吃着吃着,就有人痛哭流涕。
开荒啊,多么可怕的词汇。
他们连锄头怎么握都不知道,一想到下半辈子都得耕作为生,那感觉就像是在被凌迟处死。
直接一刀砍了还更干脆!
第979章 日渐丰富的大明娱乐生活
数日之后,李仁孝被带去开封。
朝廷赐给他的宅子,位于开封城中轴线的龙津桥南。
那里原本是邓洵武的宅子,邓洵武属于蔡京党羽,在徽宗年间做到了枢密使。
大明开国之后,此宅由于所处地段比较好,临街的两面被改造为店铺。一些店铺赏赐给功臣,一些店铺拍卖给商贾。
剩下的区域重修围墙,赏赐给开国勋贵做私宅。迁都之后,许多功臣的私宅,重新在洛阳赏赐,开封这边的宅院就被朝廷收回。
由此可见,朱家父子是真抠啊,赐宅子都不赐全乎的,硬生生切割出两排做店铺。
主要原因还是这宅子过大,而且建筑细节严重违制!
李仁孝对此宅颇为喜欢,虽然面积被改得很小,但其他方面都属于上乘。
从宅子的正门出去,街对面就是武庙。后门打开就是蔡河,这玩意儿还是河景房。
河对面在以前是西教坊司,一半被改为店铺,一半被改为印刷厂。那印刷厂在迁都前隶属于礼部,迁都后被拍卖给私人书商,隔着河流都能闻见油墨味道。
宅子东南方的街对面就更有意思,以前是国子监的校址,兼着太学的老校区。现在属于大明太学之开封校区,一部分外舍生在此读书,升学之后再跑去洛阳就读。太学旁边,还有一整条街的书店。
太学南边,是扩建之后的开封医学院,并附带开封熟药惠民局。
中医里的熟药,泛指加工炮制过的药材。
但从北宋兴起的熟药,却特指丸、膏、散、片等中成药。这玩意儿在宋代属于官方经营,并加上“惠民”两个字,大概可以理解为官方平价中成药店。
到了大明,变成半官半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