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100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人全愣住了,只觉万籁俱寂,似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良久,高文宝吞咽口水道:“这么大的玉玺,怎会飘到三十多里外?”李彬分析说:“匣子。这漆匣极为精美,盖起来严实得很,一时半会儿进不去太多水。玉玺藏在里面,就像人坐船一样。当时看似落入水里,其实根本没有沉底,而是在水面与河底之间,一直顺着流水往下游飘。直到匣子里的水灌多了,它才渐渐沉入水底。”
  王崇度说:“立即前往府城,一路装作无事发生。进城之后,在街上便拿出玉玺,要闹得满城皆知才行,防备官府把找到玉玺的功劳给吞了!”
  “二哥说得对!”
  三人把玉玺和漆匣包好,一路垂头丧气回城。
  沿途遇到熟人,都说一无所获,还声称今后不再寻宝了。
  傍晚时分,他们在城外住下。
  次日清晨,趁着城门开启,百姓扎堆的时候,王崇度突然在城门处大喊:“我们找到传国玉玺了,快快去通知太守!”
  守城门卒听得一愣,王崇度连喊好几遍,门卒们终于反应过来。
  等待进城的百姓,也都骚动起来,拼命挤过来看热闹。
  一个门卒飞奔进城去通报,剩下的门卒负责维持秩序,把王崇度三人给保护起来。
  这三人还在继续喊:
  “我是王崇度,传国玺是我们找到的。”
  “我是李彬,你们都记住这名字,我李四郎也要光宗耀祖了!”
  “我叫高文宝,今后不准再说我是浪荡子!”
  不多时,府县两级官吏陆续赶来,三人也被门卒护送着进城,双方在距离府衙百余步外相遇。
  “谁人寻得传国玺?”知府姚长吉问道。
  “王崇度在此!”
  “李彬在此……”
  从宋哲宗到宋徽宗时期,前宋搞出过好几次传国玺事件,其中甚至有章惇和蔡京在参与。
  都是真的,北宋有好几方“货真价实”的传国玉玺……
  反正民间有人献宝,都作为祥瑞收起来,蔡京还亲自鉴定过一个真玺。
  可大明皇帝不好祥瑞,地方官必须认认真真鉴定,否则献上去指不定还要挨批评。
  十多个官员围在一起,还有人拿来眼镜当放大镜。
  知府姚长吉认真擦拭之后,使用了印泥按在白纸上。
  玉玺捧起,纸上印出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字体为鱼鸟篆。
  云中县令质疑道:“这玉玺也没缺角啊,听说传国玺缺了一角,是用金子补上的。会不会是辽国当年没有获得传国玺,自己用玉石刻了一方假的?”
  知府姚长吉是大明第一届进士,他本来对传国玺没啥认知。
  但传国玺就消失在自己的辖区,姚长吉自然会关注此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