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1009节(2 / 4)
严州城更惨,史书上只有五个字:水暴至,没城。
连严州城东的神泉监都被淹了,那里是南方第二大铜钱铸造厂。
东南方似乎把天捅破了窟窿,整整三个省份的暴雨下得没完没了。经济和人口损失惨重。
小冰河期的真正危害不是寒冷,而是气候变化莫测,会出现许多极端天气。
报灾文书如雪花般飞到洛阳,朱铭看得是一脸无奈。
只能紧急调运赈灾物资过去,并免除受灾府县的赋税,顺便把往年逋赋一起免了。
至于赈灾立功之人,通通有赏。
死难者抚恤。
因公殉职者,比如建州的官吏将士,是在加固河堤时被淹死的,全部重重抚恤。
这破气候!
朱铭登上西城楼散心,默默看着城外民夫挖掘护城河道。
江西、浙江、福建三省,这次至少被淹死了十万人,流离失所者估计有上百万。洪水来得太大太急,无论官民都没有充足准备,谁能想到洪水直接把城给淹没了。
好不容易渐渐充盈的财政,被这么一搞又瘪下去。
第1026章 官二代们的好奇心
仅学习三年时间,陆游就从太学提前毕业了。
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但跟太学里面那些卷王没法比。他没有获得太学生直授进士资格,只是顺利毕业而已。
即便如此,也把同年龄的大部分士子甩开八条街。
因为太学毕业考试很难,通过率只略高于乡试。即便无法直授进士,只要你顺利毕业,就能自动拥有举人身份。
这个举人身份可以保留九年,不用再辛苦去考府试、乡试,直接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即可。
毕业庆典结束,太学毕业生们各奔东西。
有的留在京城继续求学,有的前往地方书院学习,有的选择回家闭门苦读,有的选择结伴四处游学……为下一届京城会试做准备。
他们其实可以去做高级吏员,只要不犯错误,三年之内肯定转为末流品官。
毕竟是太学毕业生!
但吏转官的发展前途有限,太学毕业生们不屑于此,宁愿继续苦读老老实实考进士。
陆游的亲爹已是礼部尚书,他为了避嫌,不打算来年参加会试。
好吧,其实这些都是借口。
会试虽然由礼部来组织筹办,但从北宋开始,礼部官员就必须回避。即,礼部官员只负责组织考试,不得参与出题、监考和阅卷,陆游不可能从父亲那里作弊。
陆游就是想四处走走,仗剑去国到处旅游。
这股风气是从灭亡金国之后兴起的,那些暂时没把握考上科举,且手里又不缺钱花的富家子,互相邀约结伴带着随从到处跑。
陆游此次游学,一共有四个同伴。 ↑返回顶部↑
连严州城东的神泉监都被淹了,那里是南方第二大铜钱铸造厂。
东南方似乎把天捅破了窟窿,整整三个省份的暴雨下得没完没了。经济和人口损失惨重。
小冰河期的真正危害不是寒冷,而是气候变化莫测,会出现许多极端天气。
报灾文书如雪花般飞到洛阳,朱铭看得是一脸无奈。
只能紧急调运赈灾物资过去,并免除受灾府县的赋税,顺便把往年逋赋一起免了。
至于赈灾立功之人,通通有赏。
死难者抚恤。
因公殉职者,比如建州的官吏将士,是在加固河堤时被淹死的,全部重重抚恤。
这破气候!
朱铭登上西城楼散心,默默看着城外民夫挖掘护城河道。
江西、浙江、福建三省,这次至少被淹死了十万人,流离失所者估计有上百万。洪水来得太大太急,无论官民都没有充足准备,谁能想到洪水直接把城给淹没了。
好不容易渐渐充盈的财政,被这么一搞又瘪下去。
第1026章 官二代们的好奇心
仅学习三年时间,陆游就从太学提前毕业了。
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但跟太学里面那些卷王没法比。他没有获得太学生直授进士资格,只是顺利毕业而已。
即便如此,也把同年龄的大部分士子甩开八条街。
因为太学毕业考试很难,通过率只略高于乡试。即便无法直授进士,只要你顺利毕业,就能自动拥有举人身份。
这个举人身份可以保留九年,不用再辛苦去考府试、乡试,直接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即可。
毕业庆典结束,太学毕业生们各奔东西。
有的留在京城继续求学,有的前往地方书院学习,有的选择回家闭门苦读,有的选择结伴四处游学……为下一届京城会试做准备。
他们其实可以去做高级吏员,只要不犯错误,三年之内肯定转为末流品官。
毕竟是太学毕业生!
但吏转官的发展前途有限,太学毕业生们不屑于此,宁愿继续苦读老老实实考进士。
陆游的亲爹已是礼部尚书,他为了避嫌,不打算来年参加会试。
好吧,其实这些都是借口。
会试虽然由礼部来组织筹办,但从北宋开始,礼部官员就必须回避。即,礼部官员只负责组织考试,不得参与出题、监考和阅卷,陆游不可能从父亲那里作弊。
陆游就是想四处走走,仗剑去国到处旅游。
这股风气是从灭亡金国之后兴起的,那些暂时没把握考上科举,且手里又不缺钱花的富家子,互相邀约结伴带着随从到处跑。
陆游此次游学,一共有四个同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