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106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嘶!”
  突然疼得倒吸一口凉气,赵佶赶紧站起来捂着后腰。
  这是刚流放那几年累出的毛病,垦荒实在太辛苦了,累得赵佶好多次在夜里偷偷流泪。
  第1079章 父子重逢
  “嘿咗!”
  “嘿咗!”
  “嘿咗!”
  潕阳河畔,绝壁乱石,一群群纤夫正在拉船。
  他们干活都不穿衣服,尤其是不穿裤子,因为稍不注意就要烂裆。
  这种绝壁险滩上的纤夫,跟寻常运河的纤夫不同。不仅工作的危险系数更高,而且消耗的体力也更大。如果穿裤子长时间摩擦,又一直被汗水浸着,烂裆那属于迟早的事。
  此次白祺亲自率领的东路军,先乘船沿着沅江南下,继而过黔阳(洪江市)转入潕水。
  潕水沿岸的纤夫不够,就把湖南能调的纤夫全调来。
  船队在沅州府城暂歇,赵佶那个读府学的儿子,还跟同学结伴出城看热闹,渐渐的就失了新鲜感不再当回事儿。
  太多船了,每天都有船队驶来。
  有运兵的,有运粮的,还有运官吏、民夫、被服、农具的。
  一些官吏和民夫,根本就不去大理,直接在贵州境内沿途留下,就地建立流官衙门进行耕种。
  那种条件最为艰苦,但又非常重要的地方,全部安置罪官、罪吏和罪民。
  条件相对好些的地方,才用来安置正常官吏和移民。
  镇远县那边,赵佶看着一支支船队远去,又不断迎来下一支船队,不禁感慨大明朝廷实力雄厚。
  “放在前宋,钱粮哪支撑得起这般远征?强征钱粮倒是也能去大理打一仗,但无法组织二三十万军民迁过去啊。”赵佶摇头叹息。
  县令陈贵璞点头:“确实,国朝富庶得很,不是前宋能比的。”
  赵佶之所以说这番话,是因为他想起当初伐辽。
  刚亡国的时候,赵佶还有点迷糊,这些年熟悉基层工作,才终于想明白了问题根源。
  从童贯伐辽的那刻起,大宋就已经走向深渊,即便能击败辽军也没啥区别。
  当时刚刚灭掉方腊,不但朝廷钱粮消耗一空,民间财富也严重透支。为了伐辽,只能强征粮草和民夫,把山东、河北搞得遍地起义。
  而大宋拿到手的幽燕地区,又是经历了二十年战乱和灾荒的白地。不管是自己打下来的,还是从金国手里买来的,都需要大宋源源不断输送钱粮去维稳重建。
  这笔钱从哪里来?
  山东、河北已经彻底烂了,那就只能从山西调运钱粮。
  于是,本来就残破疲敝的山西,直接被新收复的幽燕给拖垮。
  逃到山西、河北的辽国难民,总数有好几十万之多,其中不乏被打散的正规军和起义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