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残疾疯太子冲喜 第49节(2 / 4)
秦嬷嬷坐回皇贵妃身边,若有所思道:“这番话不无道理,今春科举一事,皇上还夸赞四殿下做得不错,只是性子不够沉稳,还要历练。退一步说,若四殿下当真性情莽撞直率,那皇上要把他记入您的名下,他岂能一声不吭的谢恩?”
皇贵妃神情微妙地沉默了。
堂姐死后,饶是赵珩再沉稳的性子,却也屡次冲撞埋怨皇帝,直到今时今日,对她亦没有一个好脸色。
若眼神能杀人,她只怕早已千疮百孔。
只因堂姐是他的骨血至亲,失之心痛难忍。
而赵景,到底不是堂姐亲生的,也不是她亲生的,那十七八岁的青涩皮囊下,只怕是颗骗过所有人的蛇蝎心肠。
皇贵妃收了思绪,派人去叫赵景来。
赵景来得很快,清俊面庞略有担忧,朝皇贵妃行礼过后,畏畏缩缩地开口:“母妃,昨夜当真不是三哥,还请您千万不要误会他。”
皇贵妃觉得讽刺,她都不曾开口,这孩子倒是求情求得快,是生怕她怀疑不到赵珩头上吗?她叹气道:“本宫的孩子没了,今后可只有你一个依傍,你得争气些,莫要作这畏首畏尾的模样,叫你父皇瞧了,不痛快。”
赵景立马挺直背脊来,一双清澈无辜的眼睛闪烁着讨好的顺从。
皇贵妃满意地笑了笑,待赵景离去后,仇恨爬上心头,一张脸彻底冷下来。
-
两日后,果然如赵珩所料,宫苑搜查不出其他线索,猞猁这个黑锅,终究还是娴妃先背下了。
皇帝将娴妃贬为了末流的宫婢,幽禁在西南角的废弃院子思过,每日抄上百遍金刚经,给逝去的孩子祈福。
真凶虽未原形毕露,好在琼安院这边无事发生,皇帝一行人回宫那日,反而送来了不少好药材。
落眉很是不甘心:“早知道咱们院子那个猞猁奴婢就先留着,丢去四殿下院子好了。皇贵妃身子亏空,只怕忙着回宫休养,一时半会腾不出手来追查。”
宋知意却不这样认为,“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冒了险,就有失败的可能,如今他们哪里还能承受得起。
下午,内侍把先前抓去盘查的流浪猫又给送回了琼安院,一个个可怜得不行,一放出笼子就往知意怀里钻。
王嬷嬷老远就避开,皱眉劝道:“脏兮兮的,您还是快放下来吧!”
宋知意不太在意,打发王嬷嬷去给厨房熬煮参汤了。她怜爱地摸摸小猫,冬青拿吃食过来,她端在手里,慢慢喂它们吃。
赵珩隔窗望着,忽问了句:“知意,我跟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嗯?”宋知意听到他竟然唤了自己一声,知意?!她惊讶不已,愣了好一会才说,“当然有啦,你是人,猫是猫,天差地别呢。”
赵珩却明白,这其实并没有区别。
他也是她怀里的一只流浪猫,她对他好,只因他可怜,不幸,凄惨,让人心生怜悯和同情。
可他最厌恶旁人的怜悯和同情。
这时候宋知意喂饱了猫,擦干净手后小跑进屋来,一双杏儿眼亮晶晶,满是期待地看着赵珩问:“你,你能不能再像方才那样唤我一声?”
“知意。”赵珩眉眼温和,唇畔含笑,“你若喜欢,我可以唤上千千万万遍,知意。”
他想,怜悯又何妨,不喜欢他又何妨。
他爱她就够了。 ↑返回顶部↑
皇贵妃神情微妙地沉默了。
堂姐死后,饶是赵珩再沉稳的性子,却也屡次冲撞埋怨皇帝,直到今时今日,对她亦没有一个好脸色。
若眼神能杀人,她只怕早已千疮百孔。
只因堂姐是他的骨血至亲,失之心痛难忍。
而赵景,到底不是堂姐亲生的,也不是她亲生的,那十七八岁的青涩皮囊下,只怕是颗骗过所有人的蛇蝎心肠。
皇贵妃收了思绪,派人去叫赵景来。
赵景来得很快,清俊面庞略有担忧,朝皇贵妃行礼过后,畏畏缩缩地开口:“母妃,昨夜当真不是三哥,还请您千万不要误会他。”
皇贵妃觉得讽刺,她都不曾开口,这孩子倒是求情求得快,是生怕她怀疑不到赵珩头上吗?她叹气道:“本宫的孩子没了,今后可只有你一个依傍,你得争气些,莫要作这畏首畏尾的模样,叫你父皇瞧了,不痛快。”
赵景立马挺直背脊来,一双清澈无辜的眼睛闪烁着讨好的顺从。
皇贵妃满意地笑了笑,待赵景离去后,仇恨爬上心头,一张脸彻底冷下来。
-
两日后,果然如赵珩所料,宫苑搜查不出其他线索,猞猁这个黑锅,终究还是娴妃先背下了。
皇帝将娴妃贬为了末流的宫婢,幽禁在西南角的废弃院子思过,每日抄上百遍金刚经,给逝去的孩子祈福。
真凶虽未原形毕露,好在琼安院这边无事发生,皇帝一行人回宫那日,反而送来了不少好药材。
落眉很是不甘心:“早知道咱们院子那个猞猁奴婢就先留着,丢去四殿下院子好了。皇贵妃身子亏空,只怕忙着回宫休养,一时半会腾不出手来追查。”
宋知意却不这样认为,“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冒了险,就有失败的可能,如今他们哪里还能承受得起。
下午,内侍把先前抓去盘查的流浪猫又给送回了琼安院,一个个可怜得不行,一放出笼子就往知意怀里钻。
王嬷嬷老远就避开,皱眉劝道:“脏兮兮的,您还是快放下来吧!”
宋知意不太在意,打发王嬷嬷去给厨房熬煮参汤了。她怜爱地摸摸小猫,冬青拿吃食过来,她端在手里,慢慢喂它们吃。
赵珩隔窗望着,忽问了句:“知意,我跟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嗯?”宋知意听到他竟然唤了自己一声,知意?!她惊讶不已,愣了好一会才说,“当然有啦,你是人,猫是猫,天差地别呢。”
赵珩却明白,这其实并没有区别。
他也是她怀里的一只流浪猫,她对他好,只因他可怜,不幸,凄惨,让人心生怜悯和同情。
可他最厌恶旁人的怜悯和同情。
这时候宋知意喂饱了猫,擦干净手后小跑进屋来,一双杏儿眼亮晶晶,满是期待地看着赵珩问:“你,你能不能再像方才那样唤我一声?”
“知意。”赵珩眉眼温和,唇畔含笑,“你若喜欢,我可以唤上千千万万遍,知意。”
他想,怜悯又何妨,不喜欢他又何妨。
他爱她就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