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建章收好马鞭,温声同她解释道:“北凉不肯俯首称臣,说是愿献上岁贡,史上出尔反尔的国家不在少数。”
  “北境多年无战事,北凉王廷又得林氏一族的助力,此番派使团出使黎国,怕是试探的意味居多。”
  “南方洪涝灾害虽已平定,可粮仓无粮世人皆知,还有大把官员被查,内忧外患,王爷自然不能叫北凉小看黎国国力,事事被北凉牵着走。”
  “王爷叫书玉关闭茶马互市,先断北凉民生,保黎国商贸,再顺势收回茶马司的权力自是水到渠成。”
  他无奈地轻笑一声:“至于册封书玉代为和亲,那更是不可能了。”
  “啊?”杨书玉后知后觉,不安道,“我被他算计了?”
  谢建章回以和煦一笑,反问道:“书玉以为,你的亲事无人过问?”
  杨书玉抿唇不答。
  先前她与林自初定下亲事,都是杨伯安筹谋安排,她只知道世人对穷书生上门为婿,坊间流传出许多不堪入耳的话。
  “他日若书玉嫁入京都,少不得宫中过问。”谢建章说得淡然,似是在说什么不切实际的假设,“无他,光是杨府家财堪比国库,便足以让世家忌惮。现下你只身入京,足以打乱京中的平衡,可见杨家实力不容小觑。”
  “若书玉嫁去北凉,那与用金银扶持北凉兴旺何异?”
  杨书玉落寞地收回视线,嘟囔道:“难怪父亲那日会如此生气……”
  她话未言尽,满眼已是悲凉凄然。
  难怪前世高时明查出杨府与北凉“勾结”的线索后,直接下令灭了杨府满门。
  “多谢建章为我抽丝剥茧。”杨书玉从容起身,将视线投向远方,“这下,我心中最后的顾忌便没有了。”
  谢建章跟着她起身,不解地问道:“什么?”
  “建章可知,为何父亲被家族除名后离京,他会选择去江陵?”
  谢建章只会比她知道得更多:“知道,令尊是追着林家大儒,他的授业恩师去的江陵。”
  “林氏一族离京,举家迁回江陵,便是林老太爷的决定,令尊承其志追随而去江陵立身。”
  杨书玉点点头:“我虽然不清楚京中发生的过往,可我自幼便知林老太爷是父亲最敬重的人。同林家交好,也是因这层师生关系的缘故。”
  她垂眸压低了声音:“我还对林自初有所保留,始终拿不准主意要如何对他发难,便是因为我无法衡量他在父亲心中的分量。”
  “他是林老太爷的贤孙,是父亲看着长大的贤侄。”她皱起眉头,“后来在我的央求下,他差点成了父亲的贤婿。”
  “我怕我任性妄为,在将林自初踩入尘埃的同时,也给林老太爷沾染上污点。”
  所以在林自初下狱时,她只是安插杨家的人马日夜盯着他。林自初出逃时,她只是命人追查林自初的下落来回禀她。就算在京都察觉林自初的身份,她也只是揭露林自初的真面目,等着旁人对他发难。
  从始至终,她都没有对林自初出招,只是一步步逼着林自初露马脚而已。她想等杨伯安看清林自初细作的身份,等着杨伯安去处置林自初。
  可是杨伯安至今未醒,她也等不下去了。
  杨书玉突然转头,她迎着谢建章灼热的视线:“可是看建章置林自初于死地的模样,我又觉得不怕了。父亲当是能理解你对林自初的恨意的。”
  他们的父辈承教于林声远,师出一脉,秉承同志。
  “所以,建章你为何这么恨他?”
  杨书玉跳出后宅,眼界和胸怀却不能在一夕改变。这过程不像是登山,在问顶时,视线自然随之开阔起来。眼界心胸的养成,需要岁月的熏陶,需要良师益友的引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