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798节(3 / 4)
在给已经登陆的第九师团长原守中将,下达完毕命令之后。上月良夫中将立即给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以及负责指挥冀鲁边区作战的十二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中将,希望他们能够督促一百二十师团加快行动,尽快的突破当面抗联的防线,对登陆的部队实施配合,或是说救援这些登陆部队。
实际上从眼下的整体局面来说,上月良夫中将的这个决定,看起来的确是有些蛮干。但是从整个局面上来看,他的这个决定并没有错。此刻配合登陆作战的海军特别陆战队,以及登陆的第九师团、第四十四师团大部已经完成登陆。如果这个时候在撤回来,恐怕这个损失要更大。
而且眼下手头上剩余的运输船和登陆艇,也不足以将这些部队在撤回来。没辙大部分海军所属的二式登陆舰,以及陆军的ss大型登陆艇,现在都以残骸的形势在滩头阵地。而海军的一式登陆舰,又不能进行抢滩。
自关键的是无论是一式登陆舰,还是二式登陆舰,都是日本海军刚刚开始批量建造。而陆军的ss登陆艇,已经全部停产了。眼下所有已经建造出来服役的,为了实施此次登陆作战都派了出来。现在就算是从本土现调集登陆舰艇,也已经是无舰可调。
可以用于撤退的大发、中发、小发三种登陆艇,也损失惨重、数量已经相当的不足。如果强行撤离,就算在滩头不在遭受损失。但按照眼下的幸存登陆舰艇来计算,一波次最多也能撤回除了轻武器之外,不能携带任何重武器的半个联队。
就与其在回撤的时候,白白被敌军炮火密集杀伤在海面和滩头上。还不如咬咬牙将剩余的兵力,以及还没有来得及登陆的重型武器全部都送上岸,力争扩大控制区。或是说的难听一些的话,先彻底的站稳脚跟再说。
在下定决心的同时,上月良夫中将给前面已经登陆第九师团长原守中将下达死命令,指挥所有已经登陆的部队,不分第九师团还是第四十四师团,全力向敌军纵深攻击。不仅要扩大滩头阵地,而且一定要找出敌军的炮兵阵地,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消灭,为后续部队登陆创造条件。
而绪方真记少将也很够意思,在接到松田千秋中将的命令,并亲眼看到大型舰队惨状之后,也没有按照命令丢下陆军登陆部队不管。而是留下了龙田号轻巡洋舰由自己指挥,配合部分轻型舰艇,抢在落潮之前掩护陆军将剩余的部队全部送上岸。
尽管无论是陆军的上月良夫中将,还是海军的绪方真记少将都清楚,在抗联打来的密集炮火之下,这个坚持也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尽管日军将大部分的运输船,撤到了抗联炮火射程之外,在转为使用登陆艇登陆。
而且所剩尚未登陆的兵力也不算多,主要是作战物资还未来得及送上岸。但毕竟最轻便的中发和小发登陆艇数量,以及运力在哪儿摆着那。这些登陆艇虽说一次运力不大,可胜在灵活外加目标小。
看着海面上和滩头阵地上,到处都是被击毁的登陆舰艇。上月良夫与绪方真记咬了咬牙,将陆军所有的ss登陆艇,以及海军的二式登陆舰总计九艘,外加全部的登陆艇也全部投入了进入。以尽可能散开的办法,争取一波将最后的兵员、装备、物资全部送上去。
海军的内火艇部队剩余尚未登陆的六辆两栖战车,不在使用大发登陆艇以及二式登陆舰抢滩,而是改为直接从运输舰上卸载到海面上涉水登陆。绪方真记少将这么做,多少有些拼了意味。一向与陆军不和的海军,能为陆军这么做可谓相当的难得。
不过这位绪方真记少将,究竟是不是真的这么为陆军打算,外人可就不知道了。在下达完毕命令之后,他身边的作战参谋只看到这位少将阁下,面无表情的两眼目视前方,心里面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但不管让绪方真记少将,这么坚持的原因是什么。此次为了支援陆军实施的此次登陆作战,让海军付出的如此惨重的代价。日本陆军无论如何也不能在像以往那样,指责海军在配合作战时候出工不出力了。
上月良夫和绪方真记这二位的坚持,却是让第九师团长原守中将有苦难言。作为第一波登陆的第九师团,主要力量已经上岸。第四十四师团之第九十二联队,九十四联队两个步兵大队,也已经上岸。
但是已经登陆的部队,却只携带了部分火炮。大部分的加强炮兵,不是被击毁在滩头的登陆舰艇上,就是在海面上苦苦的挣扎。甚至有一部分,还在海面上的运输船上。而且已经登陆的炮兵,只携带了最基本的弹药。大部分的弹药,连同登陆舰艇一起被炸上了天。
最关键的是暴露在光秃秃,几乎是无遮无挡滩头上的已经登陆的部队并十余辆坦克,在敌军的火箭炮火力覆盖之下,损失很是惨重。十余辆坦克,只剩下了三辆还能开动。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有足够的火力支援,这进攻还怎么打?
第2047章 祁口之战(二)
而摆在原守中将面前的这些困难,对于他来说只是不利条件之一。最不利的是四十四师团相当部分已经登陆,但四十四师团部却还在运输舰上没有来得及登岸。也就是说四十四师团的身体上了岸,但是脑袋却还在船上。
自己指挥相当于两个师团的兵力作战,参谋和通讯人员都有些不充足。关键是四十四师团的那些大阪商贩,能够服从自己指挥吗?换了别的部队,这位原守中将自然不操心。但对于这些大阪兵来说,他还真的没有什么信心。
但原守中将也很清楚,在实际上已经无法回撤的情况之下,要么就在这里等死,要么就拼死一击。眼下敌军明显已经将整个登陆区域,以及海面几千公尺范围之内,全部都标定了射击标尺。在滩头阵地继续磨蹭下去,只能让敌军的炮火一点点的消耗光。
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集中所有可以集中的兵力,向内陆发起攻击,也许还能有一线生机。用支那话来说,就是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至少身后海面上的海军舰队的炮火,还可以发挥一定的掩护作用。
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即便想明白军司令官用意的原守中将,不顾抗联打过来的密集炮火。立即调兵遣将,以目前建制最完整的第七联队,配属第十九联队大部加强全部坦克,强行向正西方向孙正庄、狼虎庄一线攻击前进。
以已经登陆的四十四师团第九十二联队,配属第九师团之十九联队一部,向三虎庄、东孙一线攻击前进。至于被炸的最惨的四十四师团九十四步兵联队,加强第九师团之三十五联队缩编的四个中队,留守祁口至张巨河一线,掩护后续登陆梯队。
倒不是原守中将有意识的混编,只是他手中能够调动的兵力,连同四十四师团所属师团在内,也只能这么混编。否则除了第七联队之外,其余的各部联队主力不是被敌军那阵火箭炮给打残,就是连同滩头的那些登陆舰一起被炸成了零件。
搭乘三艘海军二式登陆舰的四十四师团之九十四联队的一个大队,就在敌军密集的炮火之下,连同所乘坐的运输舰一同被击毁在海岸线上。这个大队还未来得及登陆,一枪未发全部被炸死在乘坐的登陆舰上。
除了在抢滩时候损失的部分之外,四十四师团还有一个完整建制的联队,在后面的运输船上,或是在海面上那些登陆艇上还没有来得及卸载。之前的敌军炮火,将已经登陆的两个师团建制给彻底的打乱。
第一波上岸的第九师团第七联队、十九联队,以及海军特别陆战队。虽说也在敌军炮火之下损失惨重,但还保持着基本上完整的建制。但第二波、第三波登陆的第九师团之三十五联队,以及四十四师团九十二联队,九十四联队一部就很惨了。
登陆兵力能上岸的不到一半,而且除了手中的步枪之外,几乎丢光了所有的重武器。就连重机枪,都只带出来编制的三分之一。步兵炮以上火炮,基本上没有上岸便全部的损失。步兵三十五联队出发时候一个完整的联队,甚至只能缩编为四个中队。
如果还是按照各自的原建制作战,恐怕除了第七联队之外,其余的部队都已经丧失战斗力。更不要说是进攻了,自保都成问题。至于海军特别陆战队之所以没有安排任务,那是海军的部队,他这个陆军中将根本指挥不动。 ↑返回顶部↑
实际上从眼下的整体局面来说,上月良夫中将的这个决定,看起来的确是有些蛮干。但是从整个局面上来看,他的这个决定并没有错。此刻配合登陆作战的海军特别陆战队,以及登陆的第九师团、第四十四师团大部已经完成登陆。如果这个时候在撤回来,恐怕这个损失要更大。
而且眼下手头上剩余的运输船和登陆艇,也不足以将这些部队在撤回来。没辙大部分海军所属的二式登陆舰,以及陆军的ss大型登陆艇,现在都以残骸的形势在滩头阵地。而海军的一式登陆舰,又不能进行抢滩。
自关键的是无论是一式登陆舰,还是二式登陆舰,都是日本海军刚刚开始批量建造。而陆军的ss登陆艇,已经全部停产了。眼下所有已经建造出来服役的,为了实施此次登陆作战都派了出来。现在就算是从本土现调集登陆舰艇,也已经是无舰可调。
可以用于撤退的大发、中发、小发三种登陆艇,也损失惨重、数量已经相当的不足。如果强行撤离,就算在滩头不在遭受损失。但按照眼下的幸存登陆舰艇来计算,一波次最多也能撤回除了轻武器之外,不能携带任何重武器的半个联队。
就与其在回撤的时候,白白被敌军炮火密集杀伤在海面和滩头上。还不如咬咬牙将剩余的兵力,以及还没有来得及登陆的重型武器全部都送上岸,力争扩大控制区。或是说的难听一些的话,先彻底的站稳脚跟再说。
在下定决心的同时,上月良夫中将给前面已经登陆第九师团长原守中将下达死命令,指挥所有已经登陆的部队,不分第九师团还是第四十四师团,全力向敌军纵深攻击。不仅要扩大滩头阵地,而且一定要找出敌军的炮兵阵地,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消灭,为后续部队登陆创造条件。
而绪方真记少将也很够意思,在接到松田千秋中将的命令,并亲眼看到大型舰队惨状之后,也没有按照命令丢下陆军登陆部队不管。而是留下了龙田号轻巡洋舰由自己指挥,配合部分轻型舰艇,抢在落潮之前掩护陆军将剩余的部队全部送上岸。
尽管无论是陆军的上月良夫中将,还是海军的绪方真记少将都清楚,在抗联打来的密集炮火之下,这个坚持也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尽管日军将大部分的运输船,撤到了抗联炮火射程之外,在转为使用登陆艇登陆。
而且所剩尚未登陆的兵力也不算多,主要是作战物资还未来得及送上岸。但毕竟最轻便的中发和小发登陆艇数量,以及运力在哪儿摆着那。这些登陆艇虽说一次运力不大,可胜在灵活外加目标小。
看着海面上和滩头阵地上,到处都是被击毁的登陆舰艇。上月良夫与绪方真记咬了咬牙,将陆军所有的ss登陆艇,以及海军的二式登陆舰总计九艘,外加全部的登陆艇也全部投入了进入。以尽可能散开的办法,争取一波将最后的兵员、装备、物资全部送上去。
海军的内火艇部队剩余尚未登陆的六辆两栖战车,不在使用大发登陆艇以及二式登陆舰抢滩,而是改为直接从运输舰上卸载到海面上涉水登陆。绪方真记少将这么做,多少有些拼了意味。一向与陆军不和的海军,能为陆军这么做可谓相当的难得。
不过这位绪方真记少将,究竟是不是真的这么为陆军打算,外人可就不知道了。在下达完毕命令之后,他身边的作战参谋只看到这位少将阁下,面无表情的两眼目视前方,心里面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但不管让绪方真记少将,这么坚持的原因是什么。此次为了支援陆军实施的此次登陆作战,让海军付出的如此惨重的代价。日本陆军无论如何也不能在像以往那样,指责海军在配合作战时候出工不出力了。
上月良夫和绪方真记这二位的坚持,却是让第九师团长原守中将有苦难言。作为第一波登陆的第九师团,主要力量已经上岸。第四十四师团之第九十二联队,九十四联队两个步兵大队,也已经上岸。
但是已经登陆的部队,却只携带了部分火炮。大部分的加强炮兵,不是被击毁在滩头的登陆舰艇上,就是在海面上苦苦的挣扎。甚至有一部分,还在海面上的运输船上。而且已经登陆的炮兵,只携带了最基本的弹药。大部分的弹药,连同登陆舰艇一起被炸上了天。
最关键的是暴露在光秃秃,几乎是无遮无挡滩头上的已经登陆的部队并十余辆坦克,在敌军的火箭炮火力覆盖之下,损失很是惨重。十余辆坦克,只剩下了三辆还能开动。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有足够的火力支援,这进攻还怎么打?
第2047章 祁口之战(二)
而摆在原守中将面前的这些困难,对于他来说只是不利条件之一。最不利的是四十四师团相当部分已经登陆,但四十四师团部却还在运输舰上没有来得及登岸。也就是说四十四师团的身体上了岸,但是脑袋却还在船上。
自己指挥相当于两个师团的兵力作战,参谋和通讯人员都有些不充足。关键是四十四师团的那些大阪商贩,能够服从自己指挥吗?换了别的部队,这位原守中将自然不操心。但对于这些大阪兵来说,他还真的没有什么信心。
但原守中将也很清楚,在实际上已经无法回撤的情况之下,要么就在这里等死,要么就拼死一击。眼下敌军明显已经将整个登陆区域,以及海面几千公尺范围之内,全部都标定了射击标尺。在滩头阵地继续磨蹭下去,只能让敌军的炮火一点点的消耗光。
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集中所有可以集中的兵力,向内陆发起攻击,也许还能有一线生机。用支那话来说,就是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至少身后海面上的海军舰队的炮火,还可以发挥一定的掩护作用。
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即便想明白军司令官用意的原守中将,不顾抗联打过来的密集炮火。立即调兵遣将,以目前建制最完整的第七联队,配属第十九联队大部加强全部坦克,强行向正西方向孙正庄、狼虎庄一线攻击前进。
以已经登陆的四十四师团第九十二联队,配属第九师团之十九联队一部,向三虎庄、东孙一线攻击前进。至于被炸的最惨的四十四师团九十四步兵联队,加强第九师团之三十五联队缩编的四个中队,留守祁口至张巨河一线,掩护后续登陆梯队。
倒不是原守中将有意识的混编,只是他手中能够调动的兵力,连同四十四师团所属师团在内,也只能这么混编。否则除了第七联队之外,其余的各部联队主力不是被敌军那阵火箭炮给打残,就是连同滩头的那些登陆舰一起被炸成了零件。
搭乘三艘海军二式登陆舰的四十四师团之九十四联队的一个大队,就在敌军密集的炮火之下,连同所乘坐的运输舰一同被击毁在海岸线上。这个大队还未来得及登陆,一枪未发全部被炸死在乘坐的登陆舰上。
除了在抢滩时候损失的部分之外,四十四师团还有一个完整建制的联队,在后面的运输船上,或是在海面上那些登陆艇上还没有来得及卸载。之前的敌军炮火,将已经登陆的两个师团建制给彻底的打乱。
第一波上岸的第九师团第七联队、十九联队,以及海军特别陆战队。虽说也在敌军炮火之下损失惨重,但还保持着基本上完整的建制。但第二波、第三波登陆的第九师团之三十五联队,以及四十四师团九十二联队,九十四联队一部就很惨了。
登陆兵力能上岸的不到一半,而且除了手中的步枪之外,几乎丢光了所有的重武器。就连重机枪,都只带出来编制的三分之一。步兵炮以上火炮,基本上没有上岸便全部的损失。步兵三十五联队出发时候一个完整的联队,甚至只能缩编为四个中队。
如果还是按照各自的原建制作战,恐怕除了第七联队之外,其余的部队都已经丧失战斗力。更不要说是进攻了,自保都成问题。至于海军特别陆战队之所以没有安排任务,那是海军的部队,他这个陆军中将根本指挥不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