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朕要的是广武侯(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在的大汉社会,有足够的能力吸纳这些书生。
  现在大汉的教育制度,还没有溢出的现象发生,所以去考虑那些数据层面的东西还有些太过于遥远了一些。
  再一个!
  在古代为官,其实是全靠自觉的。
  毕竟交通联系相对滞后,不说山高皇帝远的也差不多,若是自觉性不足的人当了官,那会出现什么场面?
  何为实践?
  跟后世那种需要练手的技术性工种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实践经验,说白了就是一个生活经验。
  以前因为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所以不知道某些事情放在某个方面该怎么办。
  现在已经经过了系统性的学习,在你的脑子里面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
  只需要将你的生活经验,所见所闻直接套入到这个框架中就可以了。
  想不到一个全局的问题,可以进行细节化处理,专一去盯着一个问题解决。
  人无完人,科举时间有限,只考虑一个方面也不是不行的。
  只要你的思路没有问题,那就没有问题。
  为官一任是五年,不说五年都用来做规划,去思考,用一年的时间总没问题吧?
  一年内还想不出一个完整的方案?
  就是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去想,想完了这个再去考虑下一个,一年的时间也足够了。
  所以说,这名考生虽然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却暴露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过于理想化,生活经验,对于当下大环境的了解严重缺失。
  仅凭这一点,他就直接被踢出了前三的位置。
  同样的,急于表现自己,生怕别人抢在他前面,这一点,直接将他踢出了前十的位置。
  当然,优点也不是没有。
  如果后面有人表现的更差,甚至连站出来发表意见都不敢的话,那么他会排在他们前面的。
  但后面的人若是表现比他好,比他稳重,那么恭喜,喜提本届科举第二十名的好名次。
  说好的畅所欲言,结果刚有人说话,王不饿一句就怼的人哑口无言。
  这又让本来其他想要说话的人瞬间把话给咽了回去。
  皇帝怼人的口气那是一点也不谦虚,这让他们还怎么敢继续畅所欲言?
  见下面的考生们一时间不知所措,也没人敢在站出来开口说话。
  王不饿倒也不着急,反正有一天的时间呢。
  于是转头问道:“有没有什么需要朕处理的公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