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迫考科举 第67节(3 / 4)
休息两日后,不论是孔齐还是赵奉都再次容光焕发,随春生看到他们如此状态,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今日该不会真要比试吧?他会不会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被陛下退货的榜眼?
随春生哆哆嗦嗦地入宫觐见,国子监这边所有学子们也听了一堂大儒的讲课。上舍生的学业是两年,沈渊他们今年年底便能结业,结业之前还会参加今秋的乡试。
国子监的先生们为了给他们加油鼓劲儿,特意请来外头的大儒授课。
沈渊等一种上舍生都坐在前排,听得认真。
宋允知等下舍生则坐在最末,完全是附带的,可有可无。他起先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儿,发现这位大儒极有文采,能够轻易调动听者的情绪,不过他说得立意实在是太高了,宋允知曾经听过很多这种论调,已经完全不感兴趣。
但是当他转过身时,却发现萧宝玄和三皇子反倒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萧宝玄,这小家伙几乎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前面,脸颊红彤彤的,在听到上面的大儒吹嘘夏国国富民强时,还异常激动。
宋允知立马警惕起来,这俩人都喜欢宏大叙事?这可不是什么好信号,宋允知当即决定掐断这个苗头。
他当即宣布:“我过会儿跟先生说一声,傍晚下课后带你们出门一趟!”
第84章 市井 纸醉金迷的背面
只要能出去玩儿,不拘去哪儿三皇子都乐意。
他顿时没有了再听课的念头想法,满脑子想的都是宋允知待会儿会带他去哪儿,好不好玩……
等到讲课结束之后,宋允知果然跑去跟他先生处请假了。
国子监的学生寻常是不许出门的,奈何三皇子跟萧宝玄这俩人身份特殊,国子监也不好待他们过于严苛。宋允知也不会隐瞒他先生什么,直说今日的大儒讲课有点毛病,他打算带这两位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小皇子出门看看民间究竟如何。
陈素不轻不重的敲了他一下:“你才读了几年的书,就开始挑剔人家的不是了?”
“学问有高低,但是立场没有。”宋允知道。
陈素便没管他了,只是在宋允知猜到了他的态度,立马起身道谢时,又慢条斯理地提醒了一句:“步子别迈得太大,朝廷那些人也不是傻子。”
宋允知嘿嘿一笑,幸好他先生开明。若是换了别人,知道他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影响两个皇子,定然要痛批他一顿。
也不是宋允知想要多管闲事,他往后得一直留在夏国,这里不仅有他的家人,还有他的友人。若想要自己身边的人都过得好,便需要上面那位相对开明。与其寄希望于他们自己长成明君,还不如自己在旁代为引导。
下午课程结束后,宋允知应约领着两位皇子出门了。
二皇子冷眼看着这群人从他眼皮子底下离开。上半年老三不在,二皇子费心拉拢了国子监不少高官之后。可惜,那些人虽然对自己态度尚可,但对他的暗示却迟迟不肯回应,二皇子做了不少无用功。尤其是宋允知这些人回来之后,先前跟他交情不错的那些人,全都一股脑又回到了宋允知跟前,连老三都跟着能与他们打成一片。
别说国子监的学生,如今燕国那些求学之人对宋允知跟老三态度都比对他好。
二皇子心中不忿已久,若不是这国子监中四处都是父皇的眼线,他早就动手了。再等几年,只要能从国子监出去,他不会再放任这些人继续逍遥。
且说宋允知三人换了常服,让侍卫暗中跟随,一路乘车去了西市最南边。
东市附近住的都是达官显贵,西市便相对平民许多,宋允知去的还是西市的边缘处,已经看不出市场繁华的影子,尤其是眼下时间尴尬,闲逛的人也不多。
三皇子纳闷:“咱们来这破地方干什么?”
“我看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带你去菜市走一遭。”宋允知随便找个借口。
三皇子露出嫌弃的表情。好不容易出门,竟然只来这里,真是扫兴,京城中好玩的地方多的是,允哥儿未免太没见识了。
下马车后,宋允知漫无目的地往前走着,心中琢磨待会儿要买些什么。
但他走着走着,忽然发现身后没了声音,回头一看,三皇子正不耐烦地抱着胳膊催促,萧宝玄则蹲在地上,跟一个与他差不多的小男孩儿对上了眼。 ↑返回顶部↑
今日该不会真要比试吧?他会不会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被陛下退货的榜眼?
随春生哆哆嗦嗦地入宫觐见,国子监这边所有学子们也听了一堂大儒的讲课。上舍生的学业是两年,沈渊他们今年年底便能结业,结业之前还会参加今秋的乡试。
国子监的先生们为了给他们加油鼓劲儿,特意请来外头的大儒授课。
沈渊等一种上舍生都坐在前排,听得认真。
宋允知等下舍生则坐在最末,完全是附带的,可有可无。他起先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儿,发现这位大儒极有文采,能够轻易调动听者的情绪,不过他说得立意实在是太高了,宋允知曾经听过很多这种论调,已经完全不感兴趣。
但是当他转过身时,却发现萧宝玄和三皇子反倒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萧宝玄,这小家伙几乎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前面,脸颊红彤彤的,在听到上面的大儒吹嘘夏国国富民强时,还异常激动。
宋允知立马警惕起来,这俩人都喜欢宏大叙事?这可不是什么好信号,宋允知当即决定掐断这个苗头。
他当即宣布:“我过会儿跟先生说一声,傍晚下课后带你们出门一趟!”
第84章 市井 纸醉金迷的背面
只要能出去玩儿,不拘去哪儿三皇子都乐意。
他顿时没有了再听课的念头想法,满脑子想的都是宋允知待会儿会带他去哪儿,好不好玩……
等到讲课结束之后,宋允知果然跑去跟他先生处请假了。
国子监的学生寻常是不许出门的,奈何三皇子跟萧宝玄这俩人身份特殊,国子监也不好待他们过于严苛。宋允知也不会隐瞒他先生什么,直说今日的大儒讲课有点毛病,他打算带这两位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小皇子出门看看民间究竟如何。
陈素不轻不重的敲了他一下:“你才读了几年的书,就开始挑剔人家的不是了?”
“学问有高低,但是立场没有。”宋允知道。
陈素便没管他了,只是在宋允知猜到了他的态度,立马起身道谢时,又慢条斯理地提醒了一句:“步子别迈得太大,朝廷那些人也不是傻子。”
宋允知嘿嘿一笑,幸好他先生开明。若是换了别人,知道他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影响两个皇子,定然要痛批他一顿。
也不是宋允知想要多管闲事,他往后得一直留在夏国,这里不仅有他的家人,还有他的友人。若想要自己身边的人都过得好,便需要上面那位相对开明。与其寄希望于他们自己长成明君,还不如自己在旁代为引导。
下午课程结束后,宋允知应约领着两位皇子出门了。
二皇子冷眼看着这群人从他眼皮子底下离开。上半年老三不在,二皇子费心拉拢了国子监不少高官之后。可惜,那些人虽然对自己态度尚可,但对他的暗示却迟迟不肯回应,二皇子做了不少无用功。尤其是宋允知这些人回来之后,先前跟他交情不错的那些人,全都一股脑又回到了宋允知跟前,连老三都跟着能与他们打成一片。
别说国子监的学生,如今燕国那些求学之人对宋允知跟老三态度都比对他好。
二皇子心中不忿已久,若不是这国子监中四处都是父皇的眼线,他早就动手了。再等几年,只要能从国子监出去,他不会再放任这些人继续逍遥。
且说宋允知三人换了常服,让侍卫暗中跟随,一路乘车去了西市最南边。
东市附近住的都是达官显贵,西市便相对平民许多,宋允知去的还是西市的边缘处,已经看不出市场繁华的影子,尤其是眼下时间尴尬,闲逛的人也不多。
三皇子纳闷:“咱们来这破地方干什么?”
“我看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带你去菜市走一遭。”宋允知随便找个借口。
三皇子露出嫌弃的表情。好不容易出门,竟然只来这里,真是扫兴,京城中好玩的地方多的是,允哥儿未免太没见识了。
下马车后,宋允知漫无目的地往前走着,心中琢磨待会儿要买些什么。
但他走着走着,忽然发现身后没了声音,回头一看,三皇子正不耐烦地抱着胳膊催促,萧宝玄则蹲在地上,跟一个与他差不多的小男孩儿对上了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