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他人:……
  三十六计走为上,今天的王介甫太不正经,他们惹不起躲得起。
  衆人嗯嗯啊啊拱手告辞,眨眼间长长的宫道就只剩下寥寥几人。
  因为年龄大被挡在後面以防误伤的韩琦富弼包拯:……
  老王遗憾的晃晃脑袋,走这麽快干什麽,他还没说尽兴呢。
  富弼瞥了他一眼什麽都没说,朝韩琦点点头便迈开脚步走人。
  很好,这下只剩韩相公和包大人两个。
  韩琦这两年没少给官家上疏说新法的漏洞,看上去像是不支持新法,但是在朝中吵的最激烈的时候也是他一直在和稀泥。
  就是吧,今儿这场面连和事佬韩相公都看不下去了。
  “介甫,登州一地成效斐然不能说明新法毫无缺点,不说淮南、河北两路,只京东路内尚有官员借新法欺压百姓,如此情形怎能推广至大宋所有州县?”
  王安石收敛笑容,尽量让自己看上去不那麽招人恨,“韩相公说的是。”
  他在地方任职十余年,自认为基层理政经验丰富,韩相公在地方的时间比他更长经验比他更丰富,他再怎麽自信也得承认在韩相公面前他只是个後生小辈。
  很多事情他觉得他是对的,可时间长了才会发现姜还是老的辣,韩相公提出的意见都有他的道理,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只靠他自己来主持变法还是太难。
  设置条例司绕开政事堂的宰相固然方便,可太方便了也是问题,放着那麽多宰辅之臣不用在刀刃上实在浪费,现在这样正好。
  虽然人多争议多,但是人多主意也多,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再说了,接下来要动的地方都和农事有关,他已经提前将亲信安排进司农寺,又在政事堂增设中书检证官来编修、详定诏敕条例,同时提举在京百司事务,察访、处置地方事务,尤其是新法之执行情况,四舍五入和条例司没废置前没什麽区别,只是上头加了道保障而已。
  来来来,趁今天得空他们到衙门详谈。
  包大人再会。
  包大人:……
  包拯无奈摇头,看着王安石和韩琦走远,唇角不自觉扬了起来。
  说实话,他不怕朝中对新政争执不休,他怕朝中最後一个能和稀泥的韩相公也被气到对王介甫冷面相对。
  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他们都懂,嘴上说着祖宗之法不可变,实际上死守祖宗之法才是死路一条。
  王介甫很有本事,可他实在太能得罪人了。
  包大人没忍住又叹了一声,他当了几十年的官,头一次见到比他还能招人恨的。
  宫墙外的马车轿子走的七七八八,等包拯出来,外面只剩下开封府的护卫。
  王朝马汉迎上来,看他们家大人没什麽不高兴的意思便道,“大人,方才各位大人走的着急,像是後面有狼在追。”
  俩人没问宫里刚才发生了什麽,有苏小郎在的地方发生什麽都不稀奇。
  包拯笑道,“身後之人猛于狼。”
  和让王介甫拦住气个半死相比,还是快快离开为好。
  诸位大人各回各衙门,在苏景殊不知道的时候,老王已经帮他拉足了仇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