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事实证明他这个百分之一千是错的,但是他当时真的感觉前面等着他的是个尖酸刻薄笑里藏刀还得理不饶人的顶头上司。
  传言不可尽信,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他承认他们吕大人有时候的确牙尖嘴利笑里藏刀,冷嘲热讽起来能把好几十岁的老干部给说到捂着心口说不出话,但是那些都是面对外人的状态,他们自己人相处的时候还是挺好的。
  如果不隔三差五拐着弯儿骂他哥就更好了。
  天底下哪儿有完美的工作呢,骂他哥他当听不见就行,反正没骂他。
  小声叨叨.jpg
  苏景殊刚到司农寺的时候不少人都担心胡宗愈从二把手变成三把手心里不痛快,但是胡大人一点也不恼,非但不恼,甚至还觉得官家给他们苏小弟的职位太低。
  要当就当一把手,给个二把手算什麽?
  吕惠卿的殿试名次有他们苏小弟高?吕惠卿在地方的政绩有他们苏小弟出彩?什麽都比不过凭什麽让他当一把手?凭他和王相公关系好?
  关系好又能怎样,他们苏小弟和王相公的关系也不差。
  要他说这司农寺的判寺事一位应该留给他们苏小弟,吕惠卿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家夥只配给他们苏小弟当副手。
  新政要真正惠及百姓才是好政策,吕惠卿先前一直待在条例司,每天不是和这个人吵架就是和那个人辩驳,哪儿还有精力去关心地方新政到底实施的怎麽样?
  派去地方查看新政实施情况的相度利害官报上来的情况他们也看到了,有不说好处只说坏处的,有不说坏处只说好处的,少数几个能好坏兼顾但是也不能尽信,想知道新政到底哪儿好哪儿坏还是得亲自去看。
  吕惠卿知道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吗?他不知道,他只会凭他的猜想来推测可能发生的情况。
  他们苏小弟虽然资历浅,可他的的确确在登州推行了两年的新法,而且政绩斐然。
  综上所述,他觉得苏小弟更适合当司农寺的一把手。
  只他自己退一步腾位置算什麽,要退就让吕惠卿跟着一起退。
  他们苏小弟才大心细千伶百俐,人聪明也就算了干活也勤快,换他当一把手司农寺衙门能振奋成什麽样他都不敢想。
  登州州衙的氛围是什麽样他可听说过,没准儿司农寺就是下一个登州州衙。
  胡大人对自己的职位高低没什麽执念,对好友弟弟的职位那是据理力争,可惜没人听他的。
  资历资历资历,这世道干什麽都讲求资历,资历太浅就算有功绩也不能提拔的太快,不然就会被人嫉恨惹出事端。
  道理他都懂,可他还是觉得朝中这种只要资历足够没什麽政绩也能升迁资历不够有功绩也得给前辈让步的风气不太行。
  王相公如今变法的重点在财政,什麽时候才能转到吏治上来?
  天下不大治者,失在于用人,用人的问题不先解决好,匆匆推行新法就是本末倒置。
  要是王相公能先将矛头指向朝廷的用人政策以及官员晋升途径上他和子瞻肯定不反对,非但不反对还会扛起大旗支持王相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