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佗心情特别复杂。
  他带来的臣子更是郁闷。大汉是不是傻?他们是资敌吗?
  赵佗却不是臣子那样的蛮夷脑子。他当了大半辈子的老秦人,眼界不会如此狭隘。
  大汉对南越所做的事,就是把赵佗当真正的臣子,让赵佗继续在南越推行“书同文”。
  周朝建立的时候,只有很小很小的一块地。
  周王分封诸侯,不是给领地,而是给的“开拓许可”。
  这个在千年后的欧洲社会也有类似的情况,叫“开拓令”。即诸侯能打下多少领土,他们创立的诸侯国就有多广阔的疆域。
  后人看周朝的地图很纳闷,怎么与周王室最亲近的同姓诸侯王,领土面积都小得可怜?
  因为这些同姓诸侯王,才是最初“列土分疆”的真正诸侯王。他们得到的,是当初已经开发的土地。
  齐国建立时,只有一个年年被东夷劫掠的小城镇;秦国建立时,秦人与戎狄混居,连城池都没有;楚国建立时,楚王还是个山大王,拿着土特产去朝见周王还会被嘲笑,费了老大劲也只得了一个最低等的“男爵”……
  他们在最偏远的地方不断往外开拓,打下了原本周朝好几倍的土地,让蛮夷之地都变成了“华夏”。
  赵佗读了很多书,读了很多史。华夏的历史已经很长了,他现在遇到的问题,在史书中都有解答。
  “你不怕南越国太强大,成为秦国、楚国那样让大汉控制不了的强国?”大概是汉帝刘邦看上去太过豁达大度,赵佗问出了这句心底话。
  刘邦笑道:“我比你强,我儿子比你儿子强,我的孙子也肯定比你孙子强。大汉三代人都比南越强,中原又比南越更富庶,这样还能被南越赶上,那就到了大汉该灭亡的时候。”
  赵佗很不解:“为何陛下不忌讳谈论王朝灭亡?”
  刘邦继续笑道:“人终有一死,王朝也终会覆灭,忌讳又如何?不如时常挂在嘴边警醒自己,覆灭那日才会推迟啊。”
  赵佗不再问了。
  不过在拜访老同僚的时候,他还是抱怨了一番。
  蒙恬已经回到了北疆。南越好歹把蒙家族人全须全尾地送了回来,相当于在乱世中庇佑了蒙家族人一段时间,蒙毅很热情地接待了赵佗。
  章邯、召平等曾经的秦朝重臣,在刘邦和刘盈的应许下在蒙毅府邸赴宴,和赵佗交流感情。
  当听到赵佗的抱怨时,老秦臣纷纷举起酒杯遮住白眼。
  微醺的赵佗非常生气地拍桌子:“你们也认为我远远比不过汉帝吗!”
  从军多年,章邯的脾气变粗鲁了不少。
  他嫌弃道:“你说的是什么废话?陛下带着几百拿着竹竿木杆的黔首起兵,便能建立煌煌大汉。你既然有为王称帝的野心,坐拥几十万大军,连秦灭之后回中原逐鹿的雄心都不敢有。你有何底气与陛下比?”
  蒙毅被刘盈把脾气磨得很好,说话很委婉:“现在你不过蛮夷之君,与闽越驺无诸等人比一比就成了。别说大话,徒惹人嘲笑。”
  召平疑惑:“你居然没有自知之明?”
  赵佗生生把酒给气醒了。
  他辩驳:“大汉再强大,不也拿南越没办法!”
  章邯嫌弃道:“因为南越穷啊,打了得不偿失。”
  蒙毅失笑道:“陛下和太子不是让你好好治理南越了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