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28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陈主任报了三八红旗手,那就不给她报省市先进了。
  毕竟全厂两千多号人,奖项不能让她一个人占着。
  何况还一占就是将近十年。
  叶满枝蹙眉想了想,没再说什么。
  见她不再继续针锋相对,另外几个厂长总算放了心。
  每年的评奖都是一场博弈,领导们吵得面红耳赤的情况不在少数。
  叶满枝没跟他们在会上争执,但她总觉得不给陈主任报奖太可惜了。
  她径自琢磨了几天,然后专门往市人委的评奖委员会跑了一趟。
  今年的评奖委员会刚开始正式工作,见到企业领导上门,评委会的副主任笑道:“企业的同志来的也太早了,你们这么快就将名单拟好了?”
  “孙主任,名单还没拟好,但是评奖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特殊情况,我想跟评委会反应一下。”
  “哦,那你先说说。”
  叶满枝组织了一下语言,笑着说:“我们厂有一位同志,自打市里开始评先进,她就被评为了先进个人,截止到去年,已经连续获得9年先进个人称号了,今年要是再得奖就是第十个先进个人称号。正好咱们市里的奖项也评了十年,孙主任,咱们今年的评奖能不能设立一个特别奖,发给全市连续十年获得先进称号的同志?比如给他们颁个‘光荣十年奖’之类的。”
  第168章
  滨江市的评优工作, 是从一五计划之后开始的。
  最初只评选劳动模范,后来为了激励大家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又增设了先进个人奖和先进集体奖。
  今年正好是评先进的第十个年头。
  孙副主任当过三次评委, 遇到过一些比较个别的,“要奖”的企业领导。
  但人家都是来要名额, 或是推荐先进人选的。
  像叶满枝这样, 直接让他们增设一个新奖项的, 她还是头一回遇见。
  她怔愣过后, 公事公办地说:“叶厂长,你提的意见我们评委会记下了, 之后会认真讨论的。”
  评奖这种事向来是上级单位公布评奖细则, 下级单位按要求推荐人选。
  叶满枝也知道自己管得有点宽了, 但是机会就摆在面前, 她总得试试吧?
  今年不争取的话,明年就更难了。
  逢五逢十搞些特别活动, 设个特别奖项顺理成章。
  但“光荣十一年”虽然也挺光荣, 却像是为某人特设的奖项。
  “孙主任, 市里的评奖工作我们基层单位肯定全力支持。我今天冒昧登门, 只是想反应一下基层出现的情况。咱们市里每年都要评出一千多名先进个人, 我相信连续多年得奖的同志一定不在少数。”
  孙主任不确定连续获得九次先进的工人有多少, 但多次得奖的肯定大有人在。
  见她点头, 叶满枝继续说:“获奖能督促大家一直保持优秀, 可是奖项名额有限,如果这个奖项总是颁给固定的几个人, 其他人会觉得没奔头,争不过这几位优秀的同志,索性就不争了。不过, 让常年得奖的同志发扬风格,将名额让给其他人,那对他们也很不公平……”
  孙主任笑了笑说:“叶厂长,企业领导也要开辟新思路,如果某位同志连续九年获奖,说明这个同志非常优秀,可以考虑让其走上更重要的领导岗位。”
  厂领导与工人的评奖体系不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