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古嬷嬷应着:“殿下乃是天家女儿,自当千岁!”
  “好了,嬷嬷快请坐吧。”卫辛朝着古嬷嬷抬了抬手。
  古嬷嬷坐下后,方梨立刻着人奉上两杯上好的新茶,然后带着厅内众多仆从退下了,只留下辛肆和云朗守在卫辛身后。
  “殿下这段时日不在京师,不知这京师中的热闹啊。”古嬷嬷见卫辛平安回来,也就松了口气,有兴致和她聊天了。
  卫辛笑道:“这不就是不知道吗,正要听嬷嬷给本王讲讲呢。”
  古嬷嬷端起茶杯喝了半杯茶润嗓子,然后才开口讲着——
  “殿下刚去骥州治理水患的那些日子啊,陛下就解除了端王世女卫子玉和罗三公子罗清宏的婚约,直接把罗清宏公子赐给了仁王萧惊燕做侧夫。”
  第一个小故事就十分精彩,吊起了卫辛的兴趣。
  罗清宏本想修复萧惊燕和卫子玉的关系,没成想弄巧成拙,这下萧惊燕和卫子玉应该是彻底翻脸了吧?
  第249章 天降异象(2)
  “还有那金雾衣皇女和七皇子的婚约,因为七皇子少不经事,闹大了肚子,陛下直接命钦天监和礼部定好日子举行了婚礼。金雾衣皇女如今已经搬出了端王府,住进了七皇子的启光公侯府里。”
  第二个故事依旧精彩,古嬷嬷不愧是跟在卫霖身边的人,会揣摩心思,知道卫辛想听谁的故事。
  金雾衣此举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估计是在端王府里面觉得办事受限,所以才想了这个法子提前搬出去吧。
  住在卫思湛的启光公侯府里,她再想干什么都方便得多。
  “还有就是文安书院的事情,肖成儒的嫡女肖晨,承继其母肖成儒的亲王爵位、被陛下敕封礼庄王之后,便以其母的谥号文安二字,在肖家祖地建了座文安书院。”
  听到古嬷嬷的第三个故事,卫辛那懒懒散散耷拉着的眼皮也掀开了,笑问一句:“文安书院?”
  肖晨她可真的是太敢了啊,竟敢以肖成儒的谥号去建书院。
  这书院要是办得好,那就还算好的。要是办不好,恐怕肖成儒的名声都要跟着一起被污。
  这是让逝者也不得安宁啊。
  听到卫辛带笑的语气,古嬷嬷头皮一麻,随后接上话:“就是文安书院,陛下提及时都嘲其不自量力。但听闻各地书生对此十分狂热,陛下也就随她们去了。”
  说到底也是一次削弱肖家声望的好机会,卫霖自然是选择顺其自然。
  “说起来,文安书院建院至今不足三月,就已经被砸过一次了,而且就在殿下您前些日子失踪的时候。”
  古嬷嬷话音落下,卫辛眉梢轻挑,问着:“难不成还与本王有关?”
  “确实有些关系。”古嬷嬷点了点头,继续讲着——
  “礼庄王肖晨,在建书院之前就对殿下颇有微词。各地将士感念殿下彻查军饷之恩,早已对肖家言行心有不满。
  前段日子殿下在骥州治水抗疫时,肖家那些人仍在传些诋毁殿下的言论,犯了将士和百姓的众怒了,于是被砸了一次。那事过后,不少书生也离开了文安书院。”
  肖家有底蕴不假,但那底蕴却是建在读书人之间的底蕴。
  而卫辛的威信那是扎扎实实的建在了将士当中、建在了百姓心间,要真论起来也不比肖家差多少。
  更何况读书人更知理,肖家后辈言行不端,那些书生也不是傻子,不可能半点都察觉不到。
  或许只是碍于已逝的肖成儒,她们这才按捺着没有干出什么事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