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88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山脚下有丹梯千级,通往最高处的老君阁。
  山下官道两侧,有一条古街,酒楼、餐馆林立,供给来往山上的游客住宿休息。
  骑马不好登山。
  一行人顺势找了个酒楼,将马寄养,嘱咐伙计好好喂养,他们又备了些清水以及食物,万事俱备后,沿着山下丹梯径直往上。
  与终南山七月封山不同。
  青城山常年不禁,游人香客络绎不绝。
  即便已经入夜,山脚下的古街上还能见到不少人,听口音,远不止川渝这边,天南海北的人都有。
  其中甚至还有关外的人。
  只不过,看他们样子,神色间难掩萧瑟忧愁,有种远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
  大概率是从北方逃难来的人。
  如今,可不止北方,南方同样如此,各地军阀割据,战火不断,老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能够逃命活下来已经殊为不易。
  一行人对此已经见怪不怪。
  穿过古街,从山脚下驻马台上径直向上。
  入夜时分下的青城山,比起白日更为幽静,除却鸟叫虫鸣外几乎再无喧闹,就算偶有同行的人,也只是随意打个招呼,便错身而过,继续赶路。
  “陈掌柜,这青城山应该也属于道家洞天吧?”
  等一行人走到半山腰,找了一处供人休息的亭子坐下,老洋人抬头看了眼四周,只觉得山中幽境,灵气深重。
  “与终南山并列十大洞天,为第五洞,号曰宝仙九室之天。”
  “而且,自古就与武当、龙虎、齐云、景福合称五大仙山,比起太乙山位格更高。”
  陈玉楼点点头,轻声回应道。
  青城山在道教中的地位,丝毫不弱于武当和龙虎。
  据说轩辕黄帝时,就有号宁封子之人,在青城山隐居修道,更是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而青城山又称丈人山。
  山中供奉‘五岳丈人宁封真君’。
  除此外,西汉末年,蜀中八仙之一的阴长生入山修行。
  此人在丹道上的造诣极为惊人。
  几乎可以称之为,道家丹鼎派的祖师。
  道门流传的诸多真经古法,皆是由他亲手修撰,如《太清金液神丹经》《周易参同契》《金碧五相类参同契》《阴真君金木火丹论》《阴真君五丹决》。
  以金丹、黄白之术名动天下的抱朴子葛洪,便是传承的阴长生。
  不过,真正奠定青城山为道教名山地位的却是张道陵。
  东汉汉安二年,在写毕二十四道书两年后,张道陵从鹤鸣山抵达青城山,在此结庐修行传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