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94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
  只是这些小厮带着这两具尸体出去的时候,却发出一阵杂乱吵闹的声音,右相走出来的时候,见到大门打开,那些个仆役,还有他的外甥都被打得面颊通红,倒在地上。
  冯玉凝缓缓抬起头,看着来者。
  来人也四十多岁了,脸庞白皙,没有胡须,穿着一身绯色的圆领袍,习惯性弯着腰,手提着一盏灯笼,烛光透过蓝色的灯笼纸,渗出了淡淡的幽冷之意。
  安静死寂许久。
  司礼太监看着冯玉凝,露出一个微笑:“右相。”
  “陛下,有请。”
  第51章 仁义道德
  陛下相邀?
  右相冯玉凝的思绪凝固了下,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明明万事万物,皆在掌控当中,即便是那秦王突袭而来,自己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安排,层层后退。
  最后得个从容离去,泛舟湖上的名声。
  一切都安排好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可是,你们,你们——!
  他的袖袍翻卷,手掌死死叩住了,心中有一种万事俱备,却被人搅碎的烦躁之感,这种烦躁之感,来源于那个心腹大管家,来自于自己的外甥,来自于相府里面的每一寸土地。
  往日前呼后唤,走马牵黄的那些人,这个时候反倒是成为了钳制他的一部分力量,犹如自己身上的血肉,竟然胆敢反叛自己。
  这种烦躁来源于突然撕裂这乱世的秦王。
  来自于,那位陈皇陛下在这个关键时候的相邀。
  这些人,这些人!
  为什么,不肯一个个当做棋子?这些所谓的豪雄,英杰,这些百姓,走狗,为什么,一个个的都有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不肯听话?。
  所谓人心如此,在这个时候,冯玉凝有一种想要反抗的感觉,但是他抬起头,看到那司礼太监眼底温和宁静的视线,后者往前半步,嗓音低微道:“叛党围我都城,陛下有些担忧国事。”
  “实在是要有衮衮诸公,忠臣义士的帮助才行。”
  “眼下,赵将军,刘大人,武侍郎,都在了……”
  冯玉凝紧绷的心神松缓下来了。
  他下意识选择了,自己心中所希望的那个可能,也就是说,是在遇到国家都城被围,四方边疆都有战火的情况下,那位皇帝陛下终究还是心慌意乱,终于还是恐惧了起来。
  这些君王,平素里面装出来了的所谓的豪情壮志,所谓的英勇盖世,但是青史多有记录,亡国之前的他们,却比起那些普通人都不如,更是比不得有浩然正气的大儒。
  不过只是装出来的罢了。
  大概是这个时候,害怕得不行了吧。
  所以需要让他们这些忠良君子,前去簇拥在他的身边,冯玉凝心里面安下心来,他读书许多,知道古代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事情,即便是所谓的皇帝,在这个时候,也是害怕的。
  满朝诸君可以逃,可以降,甚至于投降之后还有荣华富贵;所谓世家,有钱财土地,懂得站队支持的话,也可以有来日,所谓的千年世家就是如此。
  即便是那些把头低到尘埃里面的,手脚都在泥土里面的泥腿子,都能活下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