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96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要和那位大汗王,进行最后的——”
  “决战。”
  薛长青的眼睛瞪大,看着那战略图,仿佛看到了那辽阔的草原之上,各方大军汇聚,不同的甲胄,不同的旌旗在天和地之间汹涌地鼓荡着。
  天启十八年春,秦王年二十二岁。
  年节刚刚过去三日,各地还带着喜气洋洋的喜悦,还有混合着烟花味道的慵懒感,军神姜素,西意城城主李昭文,秦王李观一,陈文冕,陈鼎业,汇聚大军共五十万,号称百万。
  共逐杀大汗王,最后决战于【五大莲池火山】之外。
  《陈史》曰:犁庭扫穴。
  《应史》载: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史传·本纪第一》:上得民众百万户,终不杀平民,阿史那叩首祈怜,以匕割掌,涕泪满面,愿为上效死,愿葬上陵寝之旁。
  天启十八年,龙抬头。
  三军会师,灭国之战。
  第66章 历战所求者
  即便是再如何年少的人,也能够明白那白雪上勾勒出的战阵图,意味着什么,亦或者说,正是因为少年的意气风发,才更加向往这样的战阵。
  薛长青的呼吸都稍稍地有些沉重了,他的眼睛明亮,死死盯着战阵,羡慕不已,道:“真是好啊,这样的一战,是一定可以记录于青史之上的吧?”
  “可是,不管是秦王陛下,还是樊庆将军,都不肯要我上前线,明明我都已经有三重天了!”
  “李大哥他当年率领樊庆将军他们,击败了宇文化将军的三千重甲,然后遁去万里之遥,那时候的他才十三四岁,比我现在都小,而且,而且也就二重天!”
  萨阿坦蒂看了一眼这个中原的少年郎,道:
  “打仗是要死人的。”
  薛长青道:“男儿若为了家国而战,身死于塞外,马革裹尸而还,那是自然的事情。”
  萨阿坦蒂不想要和这个没有经历过战场的家伙说话了,她年少的时候,跟随出身的小部族,在辽阔的西域大地之上流浪,各种小心翼翼,就是害怕被卷入了刀兵里面。
  她小时候甚至于还被贵族抓走了,那时候的狼王陈辅弼锋芒毕露,正是青史记录之中,最为意气风发的时候,西域贵族们畏惧狼王的威仪,去抓路过的小部族的人们当做礼物。
  如果不是天格尔的话,她可能已经被送到前线去当做奴仆了。
  正因为亲自见识过战场的残酷。
  知道生命在战场之上是何等的脆弱,刚刚还鲜活着的,还在交谈憨笑着的人,可能在一场战斗之后,就再也没有办法回来了,只留下一把刀,一句话。
  所以她其实天然不喜欢这样轻视战场的人。
  生活在和平当中的人,总也是对于战场有着过分的向往,忽略了战场上,刀剑相向,将自己的性命和一切都压在了赌桌上的决意,放大了功成名就之后,凯旋回国的痛快。
  但是前者才是常态。
  战场上,总要有一个是输家。
  甚至于,可能会有两个输家,没有赢家。
  他为什么不知道,他现在觉得无聊的,只是简单的日常,就是生活在战场混乱时代的人们,最遥不可及的梦了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