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第100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应国的大帝则是从容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他没有遮掩和压制消息,将姬子昌,文婉儿,姬衍中等人的事记录于青史之上,去流传于天下,更不曾以文字,将那些给姬子昌做传的读书人下狱。
  甚至于亲自去翻看了这些传记,最后将做传的年轻人唤来,道:“你写的不够啊,吟诗作曲的文字,怎么能写得出这样人物的凛然烈气呢?”
  那年轻人怔住。
  毁誉参半的应国大帝低笑着,在灯烛下看着那几张泛黄的纸张,道:“你该要写,姬子昌之恐惧,姬子昌之眷恋,姬子昌之决绝,还有最后他的那一把火。”
  “赤帝是名姬子昌,但是姬子昌不该是赤帝,他拼却最后撕裂的枷锁,等到他死了之后,却要让你们这些读书人,跪着双膝又奉上他的身上。”
  “他不该是这样的待遇啊。”
  “把他写成了这样刻板雄烈的君王。”
  “又和这千年青史上那些神像,有什么不同呢?”
  应国的大帝将这些手稿平淡的放在了火烛上,任由烈焰将这些文字吞噬了,火焰映照他的眼睛,道:“孤怎么会,被这样刻板如雕塑的人,将了一军呢?”
  “重写罢。”
  那年轻人壮着胆子道:“陛下不怕天下人称呼您为叛逆吗?”
  老迈的君王大笑:“孤曾听闻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既然有此气概,岂能够一直把前朝之人当做正统,难道世世代代,就只是他们能为君王吗?”
  “叛逆?”
  应帝淡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天下,岂能有覆灭前朝,更为得国之正吗?”
  ………………
  而姬子昌,赤帝一系的剧变,犹如长风波涛,在之前,中州的消息都被应国大帝和两位神将压制住了,没有谁敢,也没有谁能够有能力去把这些消息传递出去。
  应国大帝离开。
  这些消息就以一种极快的速度,迅速地掠过了天下。
  传递到了江南的时候,也恰好是秦王要求为姬子昌取谥号的旨意抵达的时候,天策府的众人缄默许久,那位中州一系的礼部大名士曲翰修也安静了很久。
  然后就继续若无其事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南翰文多少有些担忧这个老者,虽然这老家伙看似正经,实则颇有些小心思,还蹭他许多饭菜吃,但是也自有三分风骨和心境。
  他提着些东西去拜访曲翰修的地方。
  敲门许久之后,那老头子还是不回应。
  南翰文心里面压着石头,一脚就要踹门,就在他要踹门的时候,那大门却打开来,里面一个小小书童——虽然说,曲翰修这老家伙穷到了经常来蹭饭,但是又在很多地方讲究。
  比方说文房四宝的水平。
  比方说一身衣裳的制式。
  比方说,堂堂大儒名士,怎么能够没有书童?
  南翰文心中稍稍松了口气:“曲老先生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