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别紧张,好好想想。”绥喜劝道。
  这女子名叫小昙,是县令府的家生子,也是冯嬷嬷的幼女,因着这些缘故,对县令府内的秘辛总会比后进府的奴婢知道的多些。
  小昙仔细的回忆,突的想起什么道:“只依稀记得似乎有什么大人来了府上,府上每日都要打扫的格外干净,还不许人到处走动。”
  当时是上元节,她和几个小伙伴约好了去园子里放花灯,却被娘拘着,任她如何哭闹都不许她出去,一连十几日都闷在屋子里,是以到现在还有几分印象。
  大人?姜回眉眼一动,把这件事记下,给了绥喜一个眼神。
  “下去吧,记得要闭紧嘴巴,公主问过话这件事,连你老子娘也不要说起。”绥喜敲打了一番,便跟在姜回身后回了凝夏院。
  听小昙所言,张喆文对这位“大人”如此看重,全府上下这般郑重相待,必不可能为同级。知府,巡抚皆有可能。而以张喆文品性,必然会穷极全力与之“交好”。
  若想投之所好,无非美人与财帛。
  或许,张喆文养着的,根本不是他的所谓“爱妾”,而是要送给某位大人的“礼物”。
  姜回脚步猛然一停,这便解释的通了。
  为何在这位美人消失之后秘而不宣,强令府中上下不得提起,这是因为,张喆文心中有鬼。
  所以,他惧,他怕。
  越是惧怕,越会竭力掩盖,宛若被踩了尾巴的猫,提起一句便会惹来大怒。面上却装的一副心伤面孔,渐渐堵住人言。
  藏也者,欲人之不得见也。
  张喆文根基虚空,全仰仗妻子之势,宛若海上一根浮木,随便一个海浪都可能将他掀翻淹没,如此之下,他便会迫切的寻找一个出口,而这位大人,便是他的“出口。”
  “去查,哪位大人曾经来过县令府,再去查他们有何喜好,是否曾帮张喆文进言,这些,我全都要知道。”
  “是,公主。”
  “戏班子在通陵已一月有余,也该去往别处了。”
  “公主的意思是。”
  姜回微微侧眸。
  “北朝之都——盛京。”
  绛真成衣坊以茛绸也就是绛云纱为主,做的却是雨霖铃的生意,价以十金,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但姜回一开始,做的便不是寻常百姓的生意,而是达官显贵之家。
  对这些人而言,十金虽昂贵,却会被认为更符合她们高贵的身份,只要有一人带头,便会争相求购。
  而那出戏,便是名动通陵的一味引子。
  但雨霖铃如同步步生莲,不过能风靡一时,最终长动人心的则是——绛云纱。
  相辅相成,次第有序,也算并不辜负。
  “通陵地处偏远,尚售十金,若至盛京,自然物随水涨,告诉许东,非百金不售。”
  “除此之外,绛云纱采买一事不可懈怠。另在北朝境内寻找绣娘,不在多,只在技高而新,最好,闻所未闻且能眼前一亮,或是经年熟手,还有,除绛云纱之外,其余布匹一应采买让他自己看着办。”
  “我累了,你出去吧。”姜回闭了闭眼,“陈丁回来让他将打探来的消息转告给你,我不见他。”
  “是,公主。”绥喜关门退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