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2 / 4)
李希言冷眼看着他,不说话。
“我就是想着她……她不是才来嘛,给她挑了些东西……”
“她不知道你的身份吧?”
瑞王低头:“不知道……”
他隐隐约约感觉得到,一旦知道了他的身份,椒椒姐就不会理会他了……
“她家亲戚是太府寺寺卿的那个继室夫人。”
“嗯……我去问她……”
“不需要你照顾。”
“你就是不愿意让我见她!”
“男女授受不亲,你以什么名分去?”李希言提醒道,“小殿下,陛下马上就要封你为太子了。”
瑞王一下没了声音。
“说来。”李希言忽然问道,“你当时为何要离宫出走?”
《礼记》载:“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褅,秋曰尝,冬曰烝。”
本朝遵循了周朝的礼仪,每年四时的第一个望日皆有祭祀。
而今年夏礿的祭祀格外隆重。
只有因为今年还有三年一次的祫礼。
祫礼是指将被毁庙的祖先的牌位移到太祖所在的太庙中,作为配祀的对象,与太祖共享后人的祭礼。
是而,在刚刚被修葺了的宗庙里,放着几个崭新的牌位。
大臣们只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
康王、衡山王、辽王、渤海王、梁王……
五个“逆贼”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宗庙中。
前面,重重吊垂的帷幕下,皇帝正在上香。
太祖高大的坐像四周点满了蜡烛和油灯,神像就这样俯视着他们。
他们不敢有什么异议,也不愿意有什么异议。
大家都是先帝朝过来的人,对于五王叛乱的事情只觉得惋惜。
祭祀的流程完毕,皇帝转过身,一旁的皇后也站到了他的身边。
“先帝向来仁德。康王等人虽然犯下谋反的罪行,但是终究是先帝的亲叔叔和亲兄弟。人死账消,都是一家人,想必先帝也不会再去计较他们的过失。”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
先帝仁慈?
他但凡当初多做点人事,五王也不会被逼得谋反了。 ↑返回顶部↑
“我就是想着她……她不是才来嘛,给她挑了些东西……”
“她不知道你的身份吧?”
瑞王低头:“不知道……”
他隐隐约约感觉得到,一旦知道了他的身份,椒椒姐就不会理会他了……
“她家亲戚是太府寺寺卿的那个继室夫人。”
“嗯……我去问她……”
“不需要你照顾。”
“你就是不愿意让我见她!”
“男女授受不亲,你以什么名分去?”李希言提醒道,“小殿下,陛下马上就要封你为太子了。”
瑞王一下没了声音。
“说来。”李希言忽然问道,“你当时为何要离宫出走?”
《礼记》载:“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褅,秋曰尝,冬曰烝。”
本朝遵循了周朝的礼仪,每年四时的第一个望日皆有祭祀。
而今年夏礿的祭祀格外隆重。
只有因为今年还有三年一次的祫礼。
祫礼是指将被毁庙的祖先的牌位移到太祖所在的太庙中,作为配祀的对象,与太祖共享后人的祭礼。
是而,在刚刚被修葺了的宗庙里,放着几个崭新的牌位。
大臣们只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
康王、衡山王、辽王、渤海王、梁王……
五个“逆贼”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宗庙中。
前面,重重吊垂的帷幕下,皇帝正在上香。
太祖高大的坐像四周点满了蜡烛和油灯,神像就这样俯视着他们。
他们不敢有什么异议,也不愿意有什么异议。
大家都是先帝朝过来的人,对于五王叛乱的事情只觉得惋惜。
祭祀的流程完毕,皇帝转过身,一旁的皇后也站到了他的身边。
“先帝向来仁德。康王等人虽然犯下谋反的罪行,但是终究是先帝的亲叔叔和亲兄弟。人死账消,都是一家人,想必先帝也不会再去计较他们的过失。”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
先帝仁慈?
他但凡当初多做点人事,五王也不会被逼得谋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