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论是措辞还是立意,实在都是不易多得的一篇佳作。
  听完此等解读的沈荔:......
  要不是她亲口拜托薛依依写这篇宣传广告文,说不定都要把传言当真了。
  这群读书人,倒是很适合去现代做阅读解。
  “事前谁也没料想到,这群读书人也这么能掏钱啊!”赵二咋舌,“都说穷书生穷书生......”
  沈荔挽着袖子摇头:“非也,非也——”
  她时不时要过目芳姨记的账,故而知道,大庆风物的发行带来最多的新客人,并不是文人。
  文人是没多少钱的,而沈记除了早餐,要吃一顿饭并不便宜。
  反而是一些谈生意的商贾,又或者和朋友小聚的官员,对沈记新装潢的包厢赞不绝口。
  他们看了大庆风物,一面也觉得这篇小文笔墨精炼、文采出众;另一面,却对所谓女客都能用的包厢有了好奇。
  本朝虽风气开明,但女子独自上街出门,尤其是来饭馆这样鱼龙混杂之地,仍是忍不住叫人忧心。
  试想,沈记的包厢能让这些名门小姐、乃至于让他们背后的父母放心,无论私密性还是安全性,其优越也就可想而知了。
  商贾们谈生意也好,官员们偶尔讲些朝中大小事也罢,既然敢说给对方听,那么便认为对方是可信的,唯独怕的是消息走漏。
  如今隔音技术做得不好,坐在茶馆隔间里,说话声音大些,整层楼都能听到。
  即便那话里没什么绝密消息,但也有失体面不是?
  如此,沈记的包厢反而成了他们极追捧的热门去处。
  她这之前也读过几期大庆风物,因此那天见了薛依依的文章后便知道必能刊登。
  只是没想到影响力如此之大,刚刚扩充出来的十二个包厢都不够坐的。
  好在沈记跟这一片的街道司、捕快关系都好,郑元武几个这几个月,没有一天是不来沈记吃面的。
  加上沈记纳税积极,因而街道司允许暂用梧桐街街面一部分位置,搭上棚子来给客人坐候。
  否则大冬天的,在外面冻坏几个人,街道司也担不起责任。
  但这样终究不是长久的办法,沈荔多少有些为难。
  以沈记目前的规模来看,再扩张恐怕不容易。
  就算能买到铺子,沈记现在能掌厨的暂时也只有她一个。
  宁宁毕竟人还小,虽然有些天赋,但帮厨也就罢了,做主厨肯定不成。
  要是能有几个充分打好基础、技艺熟练、红白两案都能干的厨师送上门就好了......
  沈荔忙活一天,好不容易闲下来,便抽空做了片刻白日梦,正要回后头院子里歇上一歇,就听见有人叫她:“沈掌柜、沈掌柜!请留步!——我们打个商量,如何?”
  闻言抬眉一看,是刚刚从包厢下来的几个商贾,口音倒像是西南那边的人。
  西南一带富的极富穷的极穷,再看衣着,嗯......
  应该是极富的那一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