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论钟璇是挖苦还是忠告,她概不搭腔。吃完这碗馄饨,分道扬镳,丹阳境内便不会有人再提这名字了。
  光她一个人在那口若悬河,钟璇渐感无趣,改说别事。说来说去,总绕不过李致。郑妤反感,但想想钟璇和她又不熟,貌似除了李致,委实无话可说。
  于是,她主动问:“钟姑娘又为何来此?”
  “他让我来看个人。”钟璇如实相告,随即叽叽喳喳抱怨李致把她当牛马使唤。郑妤若有所思,钟璇说的看是盯梢的意思,而非看望。
  莫非丹阳郡中,有他的怀疑对象?郑妤摸出黑绳:“劳烦钟姑娘将此物转交燕王殿下。”
  钟璇狐疑打量:“为何要我转交,你不能自己给他?”
  “我……恐怕此生不会再回宣京了。”郑妤把黑绳塞进她手中,“有劳钟姑娘。”
  “那你去哪?”
  “除了宣京,都可以。”
  钟璇收好黑绳,不再多问,闷头吸完最后几口面,提剑离去。
  “燕燕阿姊,说谎鼻子会变长哦——”孟幺冷不丁蹦出一句话。
  “我说谎了?”郑妤摸摸自己的脸,“哦,我那不叫说谎,顶多算……隐瞒。”
  孟幺滋溜滋溜喝汤,用手抹净小嘴,煞有介事:“大人说谎都不敢承认,我哥哥也是这样。”
  “你在外面乱跑半天了,家里没人找你?不用读书吗?”
  “读书?读书是哥哥要做的事,阿娘说我只要帮忙播种和割麦,给哥哥做饭,等长大点再帮忙锄地种菜……”
  孟幺每说一句话,郑妤眉毛就抽一下。等孟幺说完,郑妤问:“那你认为,她说得对吗?”
  小小的脑袋里充满大大的疑惑,快从眼睛里溢出来。孟幺咬着手指思考,从没有人问过她这个问题,家里没有人问过她想不想读书,没有人问过她想不想种地。可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啊,没有谁家送女孩子去学堂的。
  都是这样,就是对吗?孟幺想不明白,她摇摇头,说不知道。
  问一个不识字的五岁小姑娘这个问题,确实强人所难。她读过这么多书,结果遇到许多事,仍然没法判断是非,况无知小女乎?
  郑妤把剩下半碗馄饨推给孟幺,随手在空中比划一下:“你多吃点,长高点,等你长到这么高,再来回答我的问题。”
  走出馄饨摊,迎面围上来几名家仆,为首那人俯拜:“郑姑娘,我们主子有请。”
  第23章 不离
  广道平直,绿柳周垂。
  郑妤万万没想到,要见她的人是福烁公主。
  福烁公主李蕙,即是何络母亲。她十八岁嫁丹阳何氏公子,彼时郑妤还未出生。李蕙生母因生定王李恒时难产而亡,故姐弟俩由宫女抚养长大。皇宫是个吃人的地方,他们无依无靠,想来吃过不少苦头。是以,李蕙自出嫁后,从未回过宣京,即使相依为命的胞弟尚在宣京那段时日,屡次修书相邀。
  冷淡寡情如斯,简直与那个人不相上下。郑妤对李蕙做出不少猜想,面无表情,不怒自威,尖酸刻薄……这些猜想在得见庐山真面目那一刻,轰然倒塌。
  药香浓郁,昏暗无光,房中处处挂满纱帘,她每往前走几步就有一道屏障。一手捧空碗的侍女擦肩而过,靠边行礼,她不经意一瞥,碗底剩有少许汤药。
  越过五六幕,停在软榻前,郑妤行跪礼:“民女郑妤,拜见公主殿下。”
  李蕙懒洋洋卧在榻上,手拈一方丝帕,上附深棕药渍,刚出声便咳嗽不止。
  待她缓过来后,轻声吩咐侍女看座。郑妤谢过后落座,双手搭在膝上,抿唇不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