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2)
“长公主殿下,快快请进。”
府令极其谨慎地对待这位尊贵而又高傲的公主, 生怕有一处不合礼仪之处惹恼了她而招来祸事。
就在丹阳长公主的绣履刚刚踩在地上的时候,丞相陆珩舟便也匆匆而来, 他乐呵呵地迎了过来:“真是稀客啊,殿下怎么来了。”
丹阳长公主笑了起来:“舅舅这般客气,倒叫我不自在呢。”
“是我的过失,这礼仪太过周全,却也疏离了情分。来来来,府里去,看这雪下得更重了些。”陆珩舟无比殷勤地邀丹阳长公主进府。
二人一路走过庭院,往正厅而去,正厅里燎炉生得正旺,各种被金银漆器盛托着的青绿植物也尽情得舒展着自己的腰身,逸散着清润的香气。
“殿下近来可好。”陆珩舟亲自扶着丹阳长公主落座,“听说宫中的李夫人新诞下了一位皇子,陛下很是高兴,这可是长公主的功劳啊。”
丹阳长公主朱唇勾起,长眉挑起:“也是李荣儿的本事,本公主也只是做个顺水推舟的人情罢了。若她自己不争气,就算本公主有通天的本事,也是无可奈何的。如今陛下又添子嗣,本公主这个做姐姐也是为他高兴,早在李荣儿临产之际就备好了大礼,只待麟儿降生,便送进宫去。”
倏然之间,丹阳长公主似是想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原本一团春风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涂着朱红色唇勾起不屑的弧度:“这件事上,本公主虽是好意,难保皇后不会吹耳边风,将本公主的这番情谊又混淆了。”
“陛下与殿下姐弟情深,殿下的心意,陛下自然明白。”陆珩舟自然知晓丹阳长公主与谢皇后之间的一些龌龊之事,前几年长公主嘱托谢皇后为自己的独子封爵,却被谢皇后婉言拒绝,因此丹阳长公主也就记恨上了谢皇后。
陆珩舟觉得,谢皇后乃是丹阳长公主府的舞女,仰赖长公主的提拔才能至此高位,区区爵位罢了,在如此大的恩情前面,又如何能够推辞呢。
“皇后小性,殿下宽仁慈厚,何必与她计较呢。”
“她的儿子当了太子,便以为自此高枕无忧了。”丹阳长公主将手中茶盏重重撂在案几之上,凤眸凝火,长眉扬起:“可陛下的子嗣那么多,又不只她的一个儿子。哼,光温夫人,虞夫人,李夫人,她们的儿子哪个又比太子差。本公主看,皇后也高兴得太早了些!”
陆珩舟忙道,“如今些谢大将军出征漠北,也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皇后难免自傲些,对待公主自然不比以前恭谨了。”
“她的弟弟是出征漠北的将军,我的弟弟是统领天下的皇帝,她又傲气什么。”
丹阳长公主对谢皇后的不满已然积压许久,送李夫人进宫,便是为了夺走皇帝对谢皇后的宠爱。
“罢了罢了,且说正事。”长公主压下愤懑,饮下一口温热的兰陵茶来舒缓了一下喉咙的酸涩,她于氤氲的热气里抬起眼睫,微笑着看向陆珩舟,“温珩那件事,舅舅打算怎么处理。”
“殿下……”
陆珩舟愣了一瞬,而后笑了起来,只这笑里有着几分勉强。
“这温珩的事,我也不大清楚啊。”
“舅舅别装傻了,侄女都知道了。”
丹阳长公主站了起来,亲自走到陆珩舟的长案之上,芊芊素手捧起吉金色青铜酒壶来,为他斟上满满一爵酒,金色的酒液堪堪停在酒爵的边沿处。
“年幼时,舅舅不是常跟侄女说,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么。这福气啊还是别盛在一爵里,分开,才保险,不是吗。”
丹阳长公主看见陆珩舟一脸为难的样子,便又微笑道,“我知道舅舅还是为着以前我帮裴氏的事情恼我,但裴氏终究是外人,我与舅舅才是血脉连接的亲人。”
“舅舅是列侯,是丞相,如今又受陛下器重,是解决朝中难题的大功臣,是朝中红的发紫的人物。更何况,舅舅又施以仁政,用礼法道德怀柔世人,这叫什么,这叫德服四海,以德化民,德息兵祸,不费一兵一卒,于无形之中以大德昭明汉室德行,正是陛下所期望的啊。”
“如此高深的德行,与裴瑛之严刑酷法便是天壤之别,这朝中何人不服膺舅舅,陛下如何又如何不倚重舅舅呢。”
“裴瑛被陛下斥责,一般酷吏御史也跟着下了台,不少人弃暗投明都来,一扫朝中往日阴霾。如今这庙堂里头,就算是谢大将军大司马,也比不了舅舅呢。”
这番阿谀奉承,陆珩舟心里很是受用,可他也清楚丹阳长公主想要分一杯羹的心思,也知道拒绝她的后果,但转念一想,丹阳长公主是皇帝的姐姐,对陛下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若是拉上丹阳长公主,他在朝中定会多少一份助力,这胜算也就多上一分。
权衡利弊之后,陆珩舟的心思便也通达,笑呵呵地将爵中酒一分为二。
“殿下的意思,我懂了。有了殿下的襄助,我等之事业当是一帆风顺。” ↑返回顶部↑
府令极其谨慎地对待这位尊贵而又高傲的公主, 生怕有一处不合礼仪之处惹恼了她而招来祸事。
就在丹阳长公主的绣履刚刚踩在地上的时候,丞相陆珩舟便也匆匆而来, 他乐呵呵地迎了过来:“真是稀客啊,殿下怎么来了。”
丹阳长公主笑了起来:“舅舅这般客气,倒叫我不自在呢。”
“是我的过失,这礼仪太过周全,却也疏离了情分。来来来,府里去,看这雪下得更重了些。”陆珩舟无比殷勤地邀丹阳长公主进府。
二人一路走过庭院,往正厅而去,正厅里燎炉生得正旺,各种被金银漆器盛托着的青绿植物也尽情得舒展着自己的腰身,逸散着清润的香气。
“殿下近来可好。”陆珩舟亲自扶着丹阳长公主落座,“听说宫中的李夫人新诞下了一位皇子,陛下很是高兴,这可是长公主的功劳啊。”
丹阳长公主朱唇勾起,长眉挑起:“也是李荣儿的本事,本公主也只是做个顺水推舟的人情罢了。若她自己不争气,就算本公主有通天的本事,也是无可奈何的。如今陛下又添子嗣,本公主这个做姐姐也是为他高兴,早在李荣儿临产之际就备好了大礼,只待麟儿降生,便送进宫去。”
倏然之间,丹阳长公主似是想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原本一团春风的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下来,涂着朱红色唇勾起不屑的弧度:“这件事上,本公主虽是好意,难保皇后不会吹耳边风,将本公主的这番情谊又混淆了。”
“陛下与殿下姐弟情深,殿下的心意,陛下自然明白。”陆珩舟自然知晓丹阳长公主与谢皇后之间的一些龌龊之事,前几年长公主嘱托谢皇后为自己的独子封爵,却被谢皇后婉言拒绝,因此丹阳长公主也就记恨上了谢皇后。
陆珩舟觉得,谢皇后乃是丹阳长公主府的舞女,仰赖长公主的提拔才能至此高位,区区爵位罢了,在如此大的恩情前面,又如何能够推辞呢。
“皇后小性,殿下宽仁慈厚,何必与她计较呢。”
“她的儿子当了太子,便以为自此高枕无忧了。”丹阳长公主将手中茶盏重重撂在案几之上,凤眸凝火,长眉扬起:“可陛下的子嗣那么多,又不只她的一个儿子。哼,光温夫人,虞夫人,李夫人,她们的儿子哪个又比太子差。本公主看,皇后也高兴得太早了些!”
陆珩舟忙道,“如今些谢大将军出征漠北,也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皇后难免自傲些,对待公主自然不比以前恭谨了。”
“她的弟弟是出征漠北的将军,我的弟弟是统领天下的皇帝,她又傲气什么。”
丹阳长公主对谢皇后的不满已然积压许久,送李夫人进宫,便是为了夺走皇帝对谢皇后的宠爱。
“罢了罢了,且说正事。”长公主压下愤懑,饮下一口温热的兰陵茶来舒缓了一下喉咙的酸涩,她于氤氲的热气里抬起眼睫,微笑着看向陆珩舟,“温珩那件事,舅舅打算怎么处理。”
“殿下……”
陆珩舟愣了一瞬,而后笑了起来,只这笑里有着几分勉强。
“这温珩的事,我也不大清楚啊。”
“舅舅别装傻了,侄女都知道了。”
丹阳长公主站了起来,亲自走到陆珩舟的长案之上,芊芊素手捧起吉金色青铜酒壶来,为他斟上满满一爵酒,金色的酒液堪堪停在酒爵的边沿处。
“年幼时,舅舅不是常跟侄女说,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么。这福气啊还是别盛在一爵里,分开,才保险,不是吗。”
丹阳长公主看见陆珩舟一脸为难的样子,便又微笑道,“我知道舅舅还是为着以前我帮裴氏的事情恼我,但裴氏终究是外人,我与舅舅才是血脉连接的亲人。”
“舅舅是列侯,是丞相,如今又受陛下器重,是解决朝中难题的大功臣,是朝中红的发紫的人物。更何况,舅舅又施以仁政,用礼法道德怀柔世人,这叫什么,这叫德服四海,以德化民,德息兵祸,不费一兵一卒,于无形之中以大德昭明汉室德行,正是陛下所期望的啊。”
“如此高深的德行,与裴瑛之严刑酷法便是天壤之别,这朝中何人不服膺舅舅,陛下如何又如何不倚重舅舅呢。”
“裴瑛被陛下斥责,一般酷吏御史也跟着下了台,不少人弃暗投明都来,一扫朝中往日阴霾。如今这庙堂里头,就算是谢大将军大司马,也比不了舅舅呢。”
这番阿谀奉承,陆珩舟心里很是受用,可他也清楚丹阳长公主想要分一杯羹的心思,也知道拒绝她的后果,但转念一想,丹阳长公主是皇帝的姐姐,对陛下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若是拉上丹阳长公主,他在朝中定会多少一份助力,这胜算也就多上一分。
权衡利弊之后,陆珩舟的心思便也通达,笑呵呵地将爵中酒一分为二。
“殿下的意思,我懂了。有了殿下的襄助,我等之事业当是一帆风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