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心中,李治显然不是最佳的皇位继承人,虽然经过几场政变最终恢复了李唐江山,但终究动摇了国本,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隐患。
  唐太宗李世民最想避免的就是安史之乱。
  “儿臣认为唐隆政变的成功与李隆基和他背后朝廷支持起了关键作用,如此政变,不可能是临时起意。”李承乾道。
  “还有和景龙不同,李重茂是傀儡皇帝,有了前车之鉴,李氏宗族和臣子的利益是一致的。”李承乾牢记神迹之前说的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大哥真厉害。”李治一脸崇拜的模样,他觉的他家大哥是最适合当太子的人,也不知为何他家父皇还不立他家大哥为太子。
  李治着急的不行,若立他家大哥为太子,怎可能生出李显那样的废物来。
  *
  蜀
  “临淄王李隆基好生厉害!”阿斗拍手叫好,“这才是场真正的政变!”
  “但是他如此厉害,为什么不直接做皇帝呢?他那个爹不是个废物么?”阿斗不解,自己发动政变得来的天下,怎么让他那个废物爹坐享其成。
  阿斗对李旦的印象不怎么好,谁让他当年把皇位直接让给了武则天,就凭这一点便是个废物。
  【阿斗】:为何李隆基不自己当皇帝,倒让他那个废物爹爹坐享其成!
  阿斗心中所想再次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天幕上。
  不同时空的李旦看着弹幕,神情一模一样,废物爹爹啊……
  【首先咱们看看以李隆基的身份他能不能上位。
  李隆基虽然是唐睿宗李旦的儿子,但是在他儿时就过继给了已故的太子李弘,所以李隆基理论上是唐睿宗的侄子。
  而此次唐隆政变的旗号是清除外戚,也就是所谓的清君策,少帝李重茂的皇位是正统的。
  而李隆基作为已故太子的“儿子”,按照唐朝的继承制度,怎么也轮不到他。
  但是李旦则不同,李旦之前就当过皇帝,且古代有兄传位于弟的先例,更何况当年唐中宗李显还要立李旦为皇太弟。
  最好的例子就是宋朝赵匡胤传位给他弟弟赵光义。】
  *
  宋
  再次听到赵光义的名字,赵匡胤还是第一时间回想起他们大送那些窝囊事。
  “神迹真是喜欢拿咱们大宋举例子。”赵匡美乐呵呵道。
  赵匡胤……
  【因此若是李隆基上位,唐隆政变就真的变成一场叛乱,但是若由唐睿宗李旦登基,则是继承大统。
  因此,于身份,唐玄宗李隆基并不具备直接登基的条件。】
  【阿斗】:大唐都发生这么多不合理的政变,还管什么身份。
  阿斗不解,好不容易有个有能力的君主,怎么又开始讲起身份大统来了。
  反正阿斗就是特别看好李隆基,他觉的李隆基有当明君的潜质,比李旦李显他们好太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