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武则天再次看向李旦,谁说他这个儿子软弱无能。
  李显不知蒲州这地方有什么特殊的,为何值得神迹单独讨论?
  李显满脸茫然,不是装的茫然。
  要不然历史上的武则天选李显登基,他远离政治中心真的太久了,有些东西一旦放下,再拾起来可就难了。
  【蒲州的安邑、解县两池,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产盐区。
  根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光是这两个地方““岁得盐万斛,以供京师。2”。
  古代盐有多重要咱不就多说了,太平公主控制了蒲州的盐政也就控制了长安的食盐。
  且在《册府元龟》卷四八三邦计部总序中又有记载,“睿宗景云二年,以蒲州刺史充关内盐池使。”
  除了蒲州的盐池,关内是第二个重要的盐池,而太平公主已经控制了蒲州,若蒲州的刺史在去担任关内的盐池使,那么整个盐政便掌握在太平公主手中。
  从这些资料看,太子李隆基请太平公主回朝,不是怂了而是被逼无奈。
  所以,大家觉的此时的唐睿宗李旦到底是站在太子李隆基一方,还是太平公主一方呢?】
  *
  宋
  “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层关系,倒是我低估了唐睿宗李旦。”赵匡美感叹道,这些资料目前他没收集到。
  所以虽然是后朝之人,方才神迹说的那些事,赵匡美他们也是第一次听。
  “他当真很会平衡双方势力,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赵匡美重新审视唐睿宗李旦,这些计谋可不是草包皇帝能想出来的。
  *
  秦
  “扶苏,你说说唐睿宗的平衡之术如何。”秦始皇嬴政让扶苏评论下李旦。
  “唐睿宗李旦的平衡之术再厉害,始终有个致命的弊端,他手中无自己的势力,一旦双方势力偏横,唐睿宗李旦根本无反击之力。”公子扶苏一针见血,他觉的大唐必定还会有政变。
  【随着太平公主回到长安,她和太子李隆基又展开了新一轮斗争。
  当然,唐睿宗李旦也不免参与其中。
  根据《太上皇(睿宗李旦)实录》记载,太极元年(712)正月,唐睿宗李旦曾让李隆基送金山公主往并州,要知道当下形式,若李隆基一旦远离了政治中心,后果可想而知。】
  听到这,李旦的脸色再次变的很难看,最让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竟然要费了太子李隆基。
  若太子一旦被废,那么大唐怕是又要重蹈覆辙,再次陷入混乱当中。
  “怎就如此糊涂!”李旦自己骂自己,自己果真不是当皇帝的料!
  【若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先天元年(712年)七月,太平公主借《汉书五行志》的说法,慧星出西方乃是除旧布新之向,此星象代表太子李隆基要替代唐睿宗李旦当皇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