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此军心大乱, 无奈之下只能排除已经残废的大将哥舒翰出征,后有大将郭子仪等人应战, 总算扭转了局势。
  但是哥舒翰又和李隆基心腹杨国开始内斗, 随后唐玄宗李隆基又逼破哥舒翰出征应战, 果然大败。
  大败后, 唐玄宗李隆基竟然弃长安于不顾, 公元756年六月,叛军攻陷长安。】
  乐瑶快速的总结安史之乱, 因为之前已经讲过,但是太久远了, 乐瑶怕粉丝忘了于是就再简要的讲一下。
  *
  唐睿宗,唐殿
  唐睿宗李旦听神迹所述的安史之乱,脸色刷的一下变了。
  虽然唐睿宗李旦做过心里准备,但是真正听到后,唐睿宗李旦仍旧被震惊。
  “怎会这般,怎会这般。”唐睿宗李旦喃喃道,“这畜生。”
  “母后,这畜生竟然如此混账。”唐睿宗李旦此时不知该如何对待李隆基。
  武则天却很淡定,史上晚年昏庸的帝王又不止李隆基一人,倒也不必如此激动。
  “你觉的安史之乱的起因是什么。”武则天问李旦,“想好再说。”
  武则天又跟上一句,她可不想听“都是那小畜生晚年昏庸”这类的话。
  李旦陷入沉思,他开始想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这个安禄山到底是何人,竟敢造反?
  *
  武周
  听到安史之乱,身为太子的李旦心底一沉,他甚至不敢抬头看武则天一眼。
  李旦万万没想到自家儿子会晚年昏庸到如此程度,他怎会如此啊!
  李隆基反应极其的快,直接跪下,“求皇祖母赐死孙儿。”
  李旦猛然抬头,作为父亲他下意识道,“母皇,他还只是个孩子。”
  “赐死了你,就能避免安史之乱?”武则天看向李隆基。
  武则天摇头,一个王朝的崩塌岂是一朝一夕,不过身为帝王,肯定是有逃脱不开的责任。
  【长安被攻破后,太子李亨仓促间登基,也就是历史上的唐肃宗。
  但是唐肃宗李亨用人不善,刚登基就启用了文臣房琯带兵,最后唐军大败。
  随后永王李璘叛乱,并且河北战场失利。
  不过好在安禄山那起了内讧,加上大将李光弼和郭子仪等人,并且唐肃宗便派人到回纥借兵,长安之战打起。
  终于在757年,唐朝收复了长安,收复长安后回纥要按照约定将长安抢劫一空。
  此时身为太子的李豫站了出来,他提出了缓兵之计,希望等收复洛阳后再履行契约。
  公元757年十月,洛阳收复,唐朝再无借口,只能履行契约,任由回纥抢劫洛阳。】
  虽然已经是第二次讲这段历史,但是乐瑶还是很难受,让大唐变成唐的安史之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