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经历过裴奰一事后,他入朝谢罪,而唐代宗李豫则对他大肆封赏,任命大将来瑱为迁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务,看似升职但实际上却夺了他的兵权。
  不久后,宦官程元振上奏说来瑱勾结叛军,而唐代宗李豫信了程元振的话,导致流放了大臣来瑱,最后大臣来瑱死在流放途中。
  从以上行径,其实能够看出大将来瑱与朝堂的矛盾已经不是一日两日,所以到底是宦官程元振陷害才导致大将来瑱如此结局还是唐代宗李豫本意如此,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
  *
  蜀
  “神迹的意思,这宦官不过唐代宗李豫的爪牙罢了,因此唐代宗李豫才不杀他!”阿斗似乎明白了什么。
  说白了,不是宦官和大将来瑱的矛盾,而且朝堂和大将来瑱的矛盾。
  刘备欣慰的看向自家儿子,通过神迹的学习他家儿子当真是长进不少。
  “那为何唐太宗李豫不直接下旨,非要借宦官之手。”刘备提问阿斗。
  “出了事情还有宦官背锅,虽然得昏庸之名,起码不会和节度使起证明冲突。”阿斗想了想,他家相父教过自己,这也算是为君之道。
  *
  唐睿宗,唐
  “皇上,你觉得的李豫对还是不对。”武则天又问唐睿宗李旦。
  只要武则天一发问,唐睿宗李旦就特别紧张,他尽量把自己代入到唐代宗李豫的处境当中,如此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但是当唐睿宗李旦真的把自己代入唐代宗李豫的处境当中,他却发现抉择真的是太难了。
  若当初就在来瑱用武力抵抗的时候杀了他,说不定也会引起内战,毕竟那些节度使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但是就这么不管,无疑是对武将的放纵,日后众将说不定就有样学样,朝堂下了他们不爱听的令他们便用武力抗旨。
  唐睿宗李旦思来想去,竟觉得唐代宗李豫的处理方式是最好的选择。
  “儿子觉得,他已然做了最好的选择。”唐睿宗李旦道,说完他还深深叹了一口气,为唐代宗李豫叹气。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大将来瑱被杀后的一些列的连锁反应。
  其一,大将仆固怀恩的造反,说起大将仆固怀恩的,他可算的上安史之乱中名列前三的功臣。
  并且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全家四十多口人为过捐躯,这个是《新唐书》中所记载的。
  除此之外仆固怀恩还大义灭亲,亲手斩杀了向叛贼投降的儿子仆固玢。
  为了大唐,他还把自己的女儿送去和亲,可以说仆固怀恩前期对大唐的确是忠心。
  但为何如此忠臣,最终会背叛大唐,并最终和大唐刀剑相戈呢?】
  *
  唐睿宗,唐殿
  “这是为何?!”唐睿宗李旦听到又一忠臣背叛大唐,心口似乎被什么堵住了一般难受。
  后世大唐为何会失人心到如此地步。
  “皇帝认为为何。”武则天问李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