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帝王的面前出现两个选项,一个是明君一个是昏君。
  只有阿斗毫不犹豫的选了昏君,其他直播间的帝王没有选择。
  明君和昏君并不是非黑即白,现在百姓的角度,唐德宗敛财是昏君,但是站在皇帝的角度,充盈了国库却是一件好事。
  只能说唐德宗手段极端,他开始想当一名明君,却看不清局势又能力不足。
  【好了,唐德宗李适咱们就讲到这,明天咱们接着讲唐朝下一任皇帝,唐顺宗李诵。】
  还是和之前一样,乐瑶预告完下期直播的皇帝后就立马下了直播。
  此时李适已经把自己的脸扇的说不出话了,看的出来打的是狠。
  李豫站起来,走到李适的身边,“既得神迹所示,一切便还来得及。”
  出征在即,换太子是不可能的,李豫寄希望李适真的改过自新,毕竟看李适刚登基之前的表现也算的有志之君,只是能力不足罢了。
  李豫又休整了一天,第三天便率兵御驾亲征,李豫这次出征是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君王如此,大大增加了唐军的士气。
  并且李豫还消防唐太宗李世民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半点不像个君王。
  但是李豫大事还是听从仆固怀恩的意见,给予他极其大的信任,李豫知道仆固怀恩后期虽有异心,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君臣之间的不信任。
  李豫给足了仆固怀恩安全感,仆固怀恩本来就是自负的人,李豫的信任给了仆固怀恩极大的满足感,他要的就是帝王百分百的信任。
  因此仆固怀恩在战场上表现的十分英勇,唐军势如破竹,叛军根本敌不住唐军如此攻势,比历史上所述提前半年溃败。
  随后李豫又率兵去攻打河北三镇,首要目标就是田承嗣、李怀仙等人,作为日后的硬骨头,现在是最好解决他们的时机。
  李豫知道唐朝的国库还能支持多久,因此必须速战速决,最后杀了田承嗣后,李怀仙他们投靠了朝堂。
  和历史上不一样,唐代宗李适收编了河北藩镇的士兵,一部分收编到了朝堂禁军,一部分到了其他藩镇。
  但是并没有追究他们造反之责,这些投降的将领,李豫自然也不会让他们就在河北藩镇,取而代之的是这次平叛中立下功劳的将领。
  至于仆固怀恩,李豫直接封他为掌管军物的大臣,也就是说边境的发兵权在仆固怀恩的手中,但是领兵权在合藩镇的大将手中。
  如此也不算剥夺了仆固怀恩的兵权,但又让仆固怀恩没法直接起兵造反。
  毕竟此次平乱李豫作为天子带兵冲锋,因此还受了伤,他身上的军功是让手下的人信服的。
  等着李豫回朝后,还立马采用了李泌之前的的困藩之策,而仆固怀恩又成了关键人物,毕竟仆固怀恩的两个女儿都嫁到了回纥。
  李豫可谓是把唐朝和仆固怀恩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还让太子娶了仆固怀恩女儿为妃。
  这下仆固怀恩再无半点造反之心,毕竟他得到了君王百分百的信任,仆固怀恩认为自己的利益和朝堂的利益是一致的。
  仆固怀恩不造反,这点对此事的唐朝十分重要,李豫清楚的很,正是仆固怀恩的造反才让各藩镇再不惧怕朝堂,并让朝堂的威严一泻千里。
  至于禁军,李豫则交给了此次同样有战功的李晟。
  此战,李豫把神迹提到所有对大唐忠诚的将领全部提拔。
  可见李豫当真有仔细的听神迹所言,努力的规避各种造反。
  身边有了禁军和武将,李豫自然也不会再用到宦官,不过他倒没彻底的废了宦官,朝堂的势力用要平衡,文臣还没扶持起来的前提下,宦官还是要用的。
  只是李豫没给宦官那么大的权利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