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特别是公孙贺,在第一次出征中就迷路了……
  【怎么说呢,卫青派去的审问李广的幕僚的确是逼死李广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卫青真的没有为难李广,只是按照惯例执行而已,毕竟李广的确因为迷路耽误了战机。】
  【阿斗】:所以是他自己过不去心里的坎么?
  【没错,观其一生,大将李广最大的志向便是建功立业,偏偏每次大战都表现不佳。
  此次漠北之战应该是他参加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他最后一次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但是偏偏又发生了迷路这样的低级失误。
  李广本就心气高,如何接受自己的晚节不保,与其回去接受惩罚苟且偷生,不如直接在漠北了断了自己。
  只能说李大将军的实力与他的志向并不匹配。】
  【路人甲】:何必强求。
  李广看向天幕,何必强求四个字重重砸在他的心口,是呀,何必强求呢……
  【李广之死又带来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咱们一起来看看。】
  第352章
  【不管如何, 李广之死的确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像李广的儿子李敢就坚定的认为自家父亲就是卫青害死的。
  咱们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李广的儿子李敢,虎父无犬子,李敢也是一名猛将,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广听到神迹提到自己的儿子, 原本死寂一般的眼神有了些光彩, 但随即这抹光彩又被担忧覆盖住。
  李广自己心里清楚, 自己的漠北之死是除了自己心死绝望, 亦是为了保全李家最后的体面,说实在的, 自己出现这样的失误,实际上也该死。
  但是李广没有想到自己的死会让李家和卫青结仇,李敢呀…你千万不要做出什么冲动之事。
  李广满眼担忧,他这个儿子的性格最像自己……
  听神迹开始讲述李敢之事,公孙傲和公孙贺亦开始担忧, 这小子不会做出什么过激之举吧?
  应该不至于吧?都是带兵打仗的, 应该知道李广之死已经是保住了最后的体面。
  不然回来也会受到重罚, 说不定还会连累全家。
  公孙贺和公孙傲两人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眼, 也不好说,毕竟是老李的儿子……
  【咱们一起来看看李敢多么勇猛, 首先是公元121年的河西之战, 也就是张骞迷路的那次, 李广的四千士兵和匈奴的四万大军迎面碰上。
  此战李敢参与其中, 并且表现的十分勇猛, 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有关于李敢此战的详细描述。
  也正是因为有李敢在,李广才抵御住了四万匈奴大军。】
  卫青记下了李敢的名字, 对于有能力的武将他向来是提拔的,从不担心他们会影响自己的地位。
  卫青清楚知道自己有今日的成就全仰仗于陛下, 虽然背后有卫氏一族,但是卫氏一族的靠山也是陛下,因此他必须把陛下的利益放在第一。
  同时卫青也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切勿贪权,该放手时就要放手,人最难的便是急流勇退。
  【在漠北大战中,李敢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因为立下战功李敢被封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